七台河火车站对面的小巷子,邻近的街巷名称

发布时间:2025-11-04 02:57:58 来源:原创内容

那条街,就在出站口正对面

每次从七台河火车站走出来,目光总会不由自主地越过广场,落在对面那片有些年头的居民区。在那一排排老楼之间,藏着几条不起眼的小巷子。要说七台河火车站对面的小巷子具体叫什么名字,我还真得琢磨一下。好像本地人也很少用特别正式的名称去称呼它们,更多时候是用“车站对面那小市场旁边的那条”、“老邮局后身那条窄路”这样带着地标的话来指代。

这几条巷子,和火车站崭新的站房比起来,完全是另一个世界。站前广场是宽阔的、光鲜的,代表着这座城市的门面;而一走进这些巷子,时间仿佛一下子慢了下来。脚下的水泥地有些坑洼,墙面上留着斑驳的水痕和一层层老旧海报撕掉后的印记。巷子不宽,两边挨挨挤挤地开着些小店,卖烟酒的、开小吃铺的、经营五金杂货的,门脸都不大,却样样俱全。

我印象最深的是其中一条稍微宽点的巷子,走进去二叁十米,右手边有个修鞋的大爷,他的摊位仿佛长在那里了一样,十几年都没挪过地方。旁边是一家早餐店,清晨时分,炸油条的香味能飘出老远,混合着火车到站的汽笛声,构成了一种独特的、充满生活气息的旋律。你要是问这邻近的街巷名称,地图上或许标着“站前路齿巷”,但在常来往的人心里,它可能就是“有修鞋大爷和好吃油条的那条巷子”。

这些巷子就像一个微缩的社交场。午后,常有附近的居民搬个小马扎坐在自家店门口闲聊,下棋的老人聚在树荫底下,楚河汉界,杀得难分难解。路过的人间或停下来看两眼,或者熟稔地打声招呼。对于刚下火车、风尘仆仆的旅人来说,走进这里,扑面而来的不是陌生的疏离感,而是一种扎实的、熨帖的烟火气。它不像那些规划整齐的商业街,这里的一切都显得有些随意,甚至杂乱,但正是这份杂乱,透着真实生活的质感。

巷子里的生意,做的多是回头客的买卖。店主能记住熟客的口味偏好,知道张师傅来买烟永远是要那个牌子,李阿姨打酱油总会自带瓶子。这种人与人之间熟络的联系,在快节奏的城市里已经越来越稀罕了。我有时候会想,为什么人们对七台河火车站对面的小巷子这么有印象?或许不仅仅是因为它的地理位置,更是因为它承载了许多人对于到达和离开的记忆,是许多平淡日常故事的发生地。

天色渐渐暗下来,巷子里亮起零零星星的灯火。小吃店的灶火重新旺了起来,准备迎接晚间的食客。火车站的霓虹灯招牌在远处闪烁,与巷子里暖黄色的灯光相互映照。一个拉着行李箱的身影走进巷口,熟门熟路地奔向那家亮着灯的面馆,看来是归乡的游子,下车后的第一站,就是来找回记忆中的那口热汤。这条邻近的街巷名称或许普通,但这一刻,它就是他心里最温暖的地标。

推荐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