库尔勒一夜倩找附近的女人,库尔勒晚间寻觅邻近女性
夜幕初降的库尔勒
库尔勒的夜晚来得特别晚,晚上九点多天才蒙蒙暗。我站在孔雀河畔看着灯火渐次亮起,忽然想起老张昨天在电话里念叨,说他表妹来库尔勒出差,人生地不熟地想找个人带带路。这事儿说来也巧,就在我琢磨着怎么联系她时,手机突然震了一下。
“哥,我在建设桥这边转悠半天了,您能过来一趟吗?”听着电话那头带着哭腔的声音,我赶紧拦了辆出租车。路上司机操着浓重的西北口音打趣:“这么着急去见姑娘啊?”我苦笑着没接话,心里却想起很多异乡人在陌生城市里的无助。
见到那姑娘时,她正站在商场门口的霓虹灯下搓着手。看见我下车,她小跑着过来,羽绒服帽子上的绒毛被风吹得乱晃。“太谢谢您了,我导航了半天都分不清东南西北。”她说着把手机屏幕转向我,上面显示的地图确实绕成了麻花。
街巷里的温暖相遇
带着她在香梨大道附近转悠,这姑娘突然说想吃点地道的。我想起老张交代的要照顾好他表妹,便领着她拐进了一条小巷子。巷口卖馕的维吾尔族大爷正收拾摊子,新出炉的芝麻馕香气飘了半条街。“来两个?”大爷笑着用不太流利的普通话招呼,脸上的皱纹都舒展开来。
坐在小店里边啃着烤包子边聊天,姑娘渐渐放松下来。她说这次来库尔勒是为了谈香梨收购的事,没想到白天忙完工作,晚上连找个吃饭的地方都费劲。“要不是您帮忙,我今晚估计又要泡面凑合了。”她说着夹了块凉拌黄瓜,清脆的咀嚼声在安静的店里格外清晰。
老板娘过来添茶时笑眯眯地说:“看你们这样真好,咱们库尔勒晚上其实挺热闹的。”她指着窗外,“往前走两个路口,晚上有夜市,卖烤羊肉的、卖水果的,还有弹热瓦普的老人呢。”
城市夜未眠
送姑娘回酒店的路上,她忽然说想走走。我们便沿着人民路慢慢溜达,路过二十四小时便利店时,她进去买了些日用品。收银员是个扎着马尾辫的姑娘,结账时轻声提醒:“明天要降温,记得多穿点。”这样寻常的关怀,却让表妹眼眶有点发红。
她说起去年在另一个城市出差,半夜发烧找不到药店,最后还是酒店前台把自己的感冒药分给了她。“有时候觉得在外奔波特别难,但总能遇到好心人。”她说着掏出手机,“能加您微信吗?万一明天我又迷路了……”
回到住处已经凌晨一点,老张发来消息问情况。我回复说一切安好,心里却想着库尔勒这座城市的夜晚。或许每个在深夜寻找陪伴的人,要的不过是一份安心,一份在陌生环境里被温柔相待的缘分。就像那个卖馕的大爷,那个添茶的老板娘,那个提醒降温的收银员,他们让这座城市的夜晚变得值得信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