常州火车站后面的小巷子,邻近常州火车站的小巷

发布时间:2025-11-03 06:17:40 来源:原创内容

一条街的距离

每次从常州火车站出来,我都习惯性地朝右手边望一眼。那里,隔着一道矮矮的围墙,就是另一番天地。火车站广场上是行色匆匆的旅客,是不断闪烁的班次信息屏,是拉着行李箱滚轮的哗哗声。而一墙之隔,那些围绕着常州火车站后面的小巷子,却像是被按下了慢放键,自顾自地过着自己的日子。

我穿过马路,绕进那片区域。怎么说呢,那种感觉特别奇妙。就好像你刚从一艘高速行驶的船上跳下来,双脚瞬间就踩在了坚实又温热的土地上。热闹的气息扑面而来,不是那种喧嚣,而是充满生活质感的热闹。空气中飘着刚出锅的烧饼的焦香,混着某家小菜摊上麻油的味儿,还隐约能听到老式收音机里传出的咿呀唱腔。

这里的巷子不宽,两旁是些有些年头的楼房,墙壁上爬满了纵横交错的电线和几株倔强的爬山虎。一楼几乎都改成了小店,卖什么的都有。五金杂货、平价服装、还有那种一看就开了很多年的理发店,红白蓝叁色的旋转灯筒慢悠悠地转着。你会发现,就在这邻近常州火车站的小巷里,藏着一个小小的、自给自足的世界。住在这里的人,似乎不用走太远,就能把生活的必需品都置办齐了。

我在一家卖鸡蛋饼的小摊前停了下来。摊主是位阿姨,动作麻利得很,舀一勺面糊,铁板上一刮,打个鸡蛋,撒上葱花和榨菜末,再裹上一根油条,一套动作行云流水。等待的功夫,我和她聊了两句。她说她在这里摆摊十几年了,看着火车站那边的大楼起了一栋又一栋,但她这儿,还是老样子。“好多老顾客哩,”她一边翻着饼一边说,“以前在这附近上班的,现在调走了,偶尔坐火车回来,还特意绕过来买一个,说就惦记这口老味道。”

我拿着热乎乎的鸡蛋饼,继续往里走。巷子深处,有几个老人坐在小马扎上聊天,旁边放着泡着浓茶的玻璃杯。他们看着我这个生面孔,倒也不觉得奇怪,只是温和地笑了笑。我忽然觉得,这条巷子,它不仅仅是火车站的“后面”,它更像是这个交通枢纽的一个“后院”。前面是迎来送往的客厅,光鲜、忙碌;而这里,是存放着家常物什、弥漫着炊烟气息的后院,踏实、温暖。

火车站的广播声,在这里变得模糊,像是从很远的地方传来的背景音。它提醒着你现代交通的脉搏正在不远处跳动,但你的身体,却处在一个被时光打磨得格外温润的空间里。我想,或许每个匆忙的旅人,心底里都需要这么一个“后院”吧。不一定真的要走进来,但只要知道它的存在,知道在高效和速度的旁边,还有这样一种不紧不慢、细水长流的生活,心里就会莫名地安定几分。

天色渐渐暗了下来,小巷里的灯火次第亮起,是那种暖黄色的光,不像火车站广场上的灯光那么亮白、刺眼。我慢慢往回走,快到巷口时,又听到了清晰起来的火车汽笛声。我回头看了一眼那片沉静的灯火,心里琢磨着,下次再来常州,一定还得来这常州火车站后面的小巷子走一走。它就在那儿,不离不弃,用一种独特的节奏,平衡着这个城市的快与慢。

推荐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