福鼎小粉灯一条街,福鼎粉灯街区风情
要说福鼎最让我惦记的,不是那闻名天下的白茶,反倒是那条藏在老城区里的小粉灯一条街。每次朋友问起福鼎有什么好逛的,我总忍不住先说这个。那条街啊,白天看着普普通通,可一到傍晚,暖融融的粉红色灯光从各家店铺门口亮起来,整条街忽然就活了起来,像换了身衣裳似的。
这条福鼎粉灯街区风情,还真不是一天两天形成的。记得最早只有两叁家做传统灯笼的铺子,后来慢慢聚了十几户。街口那家"陈记灯笼"的老师傅说,他们祖上叁代都在这条街上扎灯笼。"现在年轻人不爱学这个喽,"他一边给竹篾收口,一边慢悠悠地说,"但这条街倒是越来越热闹了。"可不是嘛,现在整条街都笼罩在那种柔和的粉光里,连青石板路都映得泛着暖意。
巷子深处的老手艺
往街深处走,能看见老师傅们坐在店门口忙活。他们手法熟练得很,削竹篾、糊绢布、描金线,每个动作都透着几十年练就的从容。有家店铺的老板娘正在给灯笼画花样,见我好奇,她笑着解释:"这粉色啊,是我们福鼎特有的颜料调的,别处还真见不着这么正的颜色。"她手指轻轻转动着未完工的灯笼,"你看这光打出来,是不是特别暖和?"
确实如此。站在街中央往两头看,那些错落有致的小粉灯连成一片,既不像霓虹灯那么刺眼,也不像路灯那样清冷。偶尔有晚归的居民推着自行车经过,车铃叮当作响,灯光把他们的影子拉得老长。街角卖糍粑的老奶奶也点着一盏小粉灯,热腾腾的蒸汽在灯光里缭绕,看着就让人走不动道。
说来也怪,这条福鼎小粉灯一条街虽然成了游客爱来的地方,可本地人照样在这儿过日子。下班的人们顺道来买点熟食,孩子们在灯笼底下追逐嬉戏,老街坊们搬个小凳子坐在店门口唠家常。那种生活气息,可不是刻意造得出来的。
我特别喜欢看夜幕初降时的福鼎粉灯街区风情。天将黑未黑,深蓝色的天幕下,那些粉色光晕一层层渲染开来,把整条街罩在梦幻般的氛围里。这个时候拍照最出片,不过手机拍出来的,总不及亲眼所见的那种温度。有个从杭州来的摄影师告诉我,他每年都要来这儿住几天,"就为了捕捉不同天气下,这些灯光呈现的微妙变化。"
现在这条街慢慢多了些新业态,有年轻人开的创意工作室,也有将传统灯笼元素融入现代设计的生活馆。但让人欣慰的是,整体风貌保持得很好,新来的店家也都自觉地沿用着小粉灯的风格。这种新旧交融的感觉,让这条街既有历史的厚重感,又不失年轻的活力。
不知不觉就在街上晃悠了两个多小时。临走出街口时回头望,那片温暖的粉色在夜色中格外醒目。忽然明白为什么这条街能让人这么留恋——它不只是一个观光景点,更像是这座城市跳动的心脏,用最温柔的方式,守护着绵延不绝的市井烟火气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