蒙自站街快餐约学生,蒙自街头快餐约新生

发布时间:2025-11-03 03:24:16 来源:原创内容

傍晚六点半,蒙自老城区开始活络起来。街边快餐店的灯牌逐一亮起,穿着校服的学生叁叁两两走过,书包松松垮垮地搭在肩上。我常去的这家店就在学校拐角,老板娘认得我,没等开口就朝后厨喊:“一份青椒肉丝,多放辣!”

刚在靠窗位置坐下,听见隔壁桌两个男生压低声音说话。“等会儿去网吧?”“不行,我妈让我早点回。”他们快速扒完最后几口饭,扫码付款时还警惕地环顾四周。这些孩子啊,总觉得自己藏得很好,其实那点小心思全写在脸上。

巷子里的身影

天彻底黑透时,我注意到对面巷口有个熟悉的身影。是个高叁的男生,上学期在我班上过补习课。他不停看手机,又在街角来回踱步,明显在等人。过了约莫十分钟,有个穿连帽衫的成年人快步走近,两人简短交流后,男生接过一个小纸包,迅速塞进口袋。

这场景让我想起上周同事老李说的。他班上有学生沉迷网络赌博,欠了钱不敢告诉家里,结果被放贷的人盯上。“那些家伙专挑学生下手,说什么无抵押、放款快,实际上利息高得吓人。”

蒙自街头快餐约新生这种事,听起来像是都市传说,可当它真实发生在眼前,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。这些孩子大多家境普通,每月生活费就那么多,一旦陷入这种陷阱,后果真的不堪设想。

记得去年有个女生,因为想买新款手机,在所谓“学长”介绍下接触了网贷。最初只是借两千,利滚利到了两万,最后追债的电话打到班主任那里。她父母都是普通工人,知道后差点没晕过去。

现在想想,那些专门在蒙自站街快餐约学生的,不就是看中了孩子们单纯、容易控制的特点吗?他们伪装成热心大哥、体贴学姐,先用小恩小惠拉近关系,等时机成熟就露出真面目。

前几天和派出所的小张吃饭,他说现在这类案件越来越低龄化。“有些初中生都被卷进来了,零花钱不够买皮肤、抽卡,就敢去借周息30%的钱。”他说最让人头疼的是,很多孩子根本意识不到问题的严重性,总觉得“我就借这一次,还得起”。

正想着这些,刚才那个高叁男生又出现了。他站在快餐店外的阴影里,不停刷着手机,屏幕的光映在他略显焦虑的脸上。我想起他妈妈上次来开家长会时说过,孩子最近总说学校要交各种费用,她虽然怀疑,但又怕耽误学习不敢多问。

这种矛盾心理太常见了。家长既想信任孩子,又隐隐觉得不对劲;孩子则抱着侥幸心理,以为能瞒天过海。可纸终究包不住火,等到问题爆发时,往往已经无法挽回了。

我记得那个借网贷女生的父亲后来对我说的话:“我们两口子省吃俭用供她上学,要是早知道她会走上这条路,说什么也要多陪陪她,多和她聊聊。”说这话时,这个五十多岁的男人眼圈都红了。

夜幕下的蒙自街头,霓虹灯依旧闪烁。快餐店里的学生换了一拨又一拨,有的在认真写作业,有的在嬉笑打闹,还有的像那个高叁男生一样,在成人的世界边缘试探。或许他们还没完全明白,有些路一旦走错,要付出的代价远比想象中沉重。

老板娘给我续了杯茶,随口说道:“最近总有些社会青年在附近转悠,看见学生模样的就凑上去搭话。我们开门做生意的,也不好赶人,只能多留意着点。”她擦了擦桌子,又补了一句,“现在的孩子啊,诱惑太多了。”

这话说得在理。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,孩子们接触的东西比我们那会儿复杂多了。关键是,他们有没有足够的分辨力和自制力去应对这些诱惑。作为成年人,我们能做的或许就是多关注、多沟通,在他们走偏时及时拉一把。

离开快餐店时,我看见那个高叁男生还在原地等待。夜风吹过街道,卷起几片落叶。但愿他能早点明白,成长路上有些捷径,其实是最远的路。

推荐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