霍尔果斯那里有站小巷,霍尔果斯那有站小街

发布时间:2025-11-03 06:42:38 来源:原创内容

霍尔果斯那里有站小巷,这个名字听起来就带着点神秘劲儿。每次路过那个巷口,我总会忍不住朝里张望几眼——你说,这么个不起眼的小巷子,怎么就能让人这么惦记呢?

巷子不宽,两边是些老旧的平房,墙皮有些剥落,露出里面黄泥的底色。早晨的阳光斜斜地照进来,把青石板路面映得发亮。住在巷子里的维吾尔族大妈总会坐在门槛上掰馕饼,偶尔抬头朝过往的熟人笑笑。她那摊摆在门前的干果摊子,五颜六色的葡萄干、巴旦木装在小筐里,散发着甜丝丝的气息。

巷子那头的光景

往前走个百来米,就是霍尔果斯那有站小街了。说它是小街,其实也就是比小巷宽了些,能容得下两辆叁轮车错身而过。街两旁是些小店,卖馕的、打镰的、修鞋的,门面都不大,却各有各的热闹。那家叫"艾山江的馕"的铺子,每天下午叁点准时飘出烤馕的香味,引得不少附近办公楼里的人专门绕道过来买。

我特别喜欢看打镰师傅干活。他就坐在店门口的矮凳上,左手钳着烧红的铁块,右手小锤敲得叮当响。火星子时不时溅出来,在阴凉的店里特别醒目。有一次我问他,现在都用机器了,怎么还坚持手工打镰。他抹了把汗,笑着说:"这手艺传了叁代人了,舍不得丢。再说了,附近牧民就认这个。"

要说这条小街最热闹的时候,还得是傍晚。放学的小孩们背着书包在街上追逐打闹,卖水果的叁轮车铃声叮铃铃响个不停。烤肉摊子支起来了,孜然的香味混着青烟,把整条街熏得满是烟火气。卖酸奶的老板娘总会给我留一碗最稠的,她说我知道什么时候去最合适。

巷子深处的声响

有天傍晚,我在霍尔果斯那里有站小巷里转悠,忽然听见有人在弹唱。循着声音找过去,原来是个白胡子老爷爷坐在自家院里弹热瓦普。他看见我站在门口,非但不恼,反而招手让我进去坐。院子里有棵老桑树,树荫底下特别凉快。

老人说,他在这巷子里住了一辈子。早些年这里还是土路,下雨天都得蹚着泥水走。"现在多好,"他眯着眼笑,"路修平了,路灯也亮了。就是年轻人一个个都搬走了。"他说着又拨了几下琴弦,那调子悠悠的,像是在跟老巷子说着悄悄话。

临走时老人送我到门口,指着巷子尽头说:"你往那儿走,拐个弯就能回到霍尔果斯那有站小街。"我这才发现,原来这两条看似不相干的路,其实早就在暗地里牵着手呢。

后来我常想,或许正是这些看似寻常的巷陌,编织成了霍尔果斯最真实的生活图景。它们不像口岸那边整天车来车往,也不像新建的商业区那样光鲜亮丽,但正是这些充满生活气息的角落,让这座城市有了温度。下次你要是来霍尔果斯,不妨也去那里有站小巷转转,说不定也能遇见那个弹热瓦普的老人,或是尝到那碗最稠的酸奶。

推荐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