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都附近500块钱的爱情,蓉城五百元的温情故事
那个午后的小店
春熙路往南走两条街,拐进种着梧桐树的老巷子,就能看见李姐开的面馆。叁十多年的老店了,木头招牌被雨水浸得发白。下午叁点钟没什么客人,阳光斜斜地打在掉了漆的桌椅上。
“一碗担担面,多放点芽菜。”穿灰色夹克的男人推门进来,熟练地找了个靠窗位置。他是店里的常客,每周叁下午都会来,点同样的面,坐同一个位置。
李姐在围裙上擦了擦手,开始揉面。她记得第一次见到这个男人是半年前,那天下着雨,他浑身湿透地走进来,只要了碗最便宜的素面。后来他慢慢能加个煎蛋,再后来点了招牌担担面。日子就这么过着,谁也没多问什么。
今天有点特别。男人吃完面没急着走,从口袋里摸出个褪了色的红丝绒盒子。“李姐,”他声音有点哑,“明天我就不来了。”盒子里是枚小小的银戒指,在午后的光线下泛着柔和的光。
五百块钱的约定
“攒了半年钱,”男人不好意思地笑笑,“每周叁来你这吃面,剩下的都存着。戒指标价四百八,正好是我这周刚够的数。”
李姐愣住了。她这才明白,为什么这个男人总是精确地数出零钱,为什么永远只点最实惠的。原来每个周叁下午,他都在为这份心意一点点积攒。
“她跟着我吃了不少苦。”男人轻声说,手指轻轻摩挲着戒指盒,“最困难的时候,我们俩分一碗面。现在日子好点了,想给她个像样的礼物。”
巷子里的风铃叮当作响,李姐往他面碗里多加了个卤蛋,没收钱。“就当是提前送的结婚礼物。”她转身去擦其实已经很干净的灶台,眼睛有点发酸。
在成都这座悠闲又匆忙的城市里,每天都在上演着各式各样的故事。而这条老巷深处,一份成都附近500块钱的爱情正在悄然绽放。它不轰轰烈烈,却像那碗热气腾腾的担担面,实实在在,暖心暖胃。
男人推门离开时,夕阳正好。李姐望着他的背影,想起二十年前自己和丈夫也是这样,从一碗面开始,慢慢把日子过成了诗。这大概就是蓉城五百元的温情故事最动人的地方——它提醒着我们,真挚的感情从来不需要标价,它藏在每个用心经营的日常里。
窗外,梧桐树叶沙沙作响,像是为这座城市里所有平凡却珍贵的爱情轻轻鼓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