衡阳400块钱3小时上门二维码,衡阳400元叁小时服务快捷码
这几天在业主群聊天,老张突然发了个截图问大家:“你们收到过这个‘衡阳400块钱3小时上门二维码’的小广告吗?就贴在小区电梯里,扫码就能叫服务?”
这话匣子一开,群里顿时热闹了。有人说在菜市场门口也见过,有人反映连共享单车上都贴得密密麻麻。李姐接了句:“可不是嘛,我昨天还看见个‘衡阳400元叁小时服务快捷码’,印在传单上塞车门把手。”
这事儿透着蹊跷
说实在的,刚开始我也纳闷,什么服务能这么精准——四百块、叁小时、还上门?装修?保洁?还是维修?可这些行业报价哪有这么整齐划一的。老王在群里发了段语音,他上周真扫了那个二维码,结果页面直接跳转到某个聊天软件,对方只说“什么都能做”,具体内容却含糊其辞。
我现在楼下便利店买烟,老板一边找零一边说:“这阵子总有人来问能不能代收东西,说是扫了码对方要求的。”他挠挠头,“我觉着不太对劲,都没答应。”确实,这种神秘兮兮的运作方式,让人心里直打鼓。
隔壁小区的保安老刘告诉我,他们最近加强巡逻,就为了清理这些张贴的小广告。“刚撕掉,第二天又贴上了,跟野草似的。”他掏出手机给我看照片,不同版本的二维码交替出现,今天写着衡阳400块钱3小时上门二维码,明天换成衡阳400元叁小时服务快捷码,内容大同小异。
街坊们的真实经历
楼下的美容院老板林姐遇到过更离谱的事。上周有个小姑娘进来,说要借地方等人,手里拿着手机不停看时间。聊起来才知道,她也是试了那个快捷码,对方让她在指定地点等候,却始终没人露面。“白白浪费一下午,心里还发毛。”小姑娘这么跟林姐抱怨。
我家对门的小赵年轻,脑子活络,他模仿扫码后的流程测试过。“根本就是个中间人,”他分析道,“你扫完码,他们再把单子转给本地那些零散服务者,从中抽成。”这么一来,那四百块到底有多少能到真正提供服务的人手里,就得打个问号了。
不过话说回来,为什么这种模式能在短时间内传开?也许是因为现在大家都图方便,手机一扫,事情就有人办。再加上“四百块”、“叁小时”这些具体数字,让人感觉特别实在,好像真能买到明确的服务似的。
菜市场卖水果的陈阿姨倒是提供了另一个角度:“这些贴广告的专挑早晚上下班时间,那会儿人最多。”她指了指自己的摊位,“我在这儿摆了五年摊,最近两个月才见到这些东西。”
回家路上,我又在电线杆上看见了一张。红底黑字格外显眼,就印着那行熟悉的字——衡阳400元叁小时服务快捷码。风一吹,广告纸角掀起来,发出哗啦哗啦的响声。
我站在那儿想了会儿,终究没掏出手机。这种来路不明的服务,还是不碰为妙。万一惹上麻烦,那可不是四百块能解决的事了。这年头,方便固然重要,但踏实安心更重要,你们说是不是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