福泉火车站小巷子价格,福泉火车站附近小巷价位
每次路过福泉火车站,我总会不自觉地把目光投向站前广场旁那片交错的小巷。说真的,这些巷子看着不起眼,里头可藏着不少本地人才知道的实惠小店。
前两天又去了趟火车站接人,趁着空当溜达到巷子里转了转。巷口那家米粉店还在,老板正忙着给客人找零。我记得叁年前在这吃碗粉才六块钱,现在招牌上写着八块。旁边卖卷饼的大姐听见我和朋友议论,探出头来说:“我们这儿卷饼还是五块,叁年没涨过啦!”
巷子里的实惠好物
往深处走几步,发现这些小巷里的店铺确实保持着亲民的价格。五金店门口挂着十元叁双的棉袜,理发店玻璃上贴着“剪发十五元”的红纸,就连水果摊的橘子都按“十元叁斤”这么卖。有位拖着行李箱的大姐正在和小超市老板商量:“能不能再便宜点?我常来买的。”老板笑着指了指价签:“这已经是附近最低价了。”
和巷口开旅馆的老陈聊起来,他说这些小巷的租金比对面新街便宜近一半,所以商家定价能更低些。“客人多是赶火车的,图个方便实惠,我们价格高了人家扭头就走。”他边说边整理着前台的价格牌,上面标着钟点房五十元起。
常在这片跑车的张师傅告诉我,他拉客人都推荐来小巷里吃饭。“火车站二楼的餐厅,同样的面要贵七八块呢!”他摇下车窗,指了指巷子深处,“往里走两步,能省不少钱。”
不过我也发现,巷子不同位置价格也有细微差别。靠近主街的铺面,同样一碗面会比巷子里头的贵一两块。这倒让人想起那句老话——“酒香不怕巷子深”,在这儿得改成“实惠不怕巷子深”了。
当然啦,这些小巷价格虽然实惠,环境确实简单了些。没有华丽的装修,也没有殷勤的服务,就是普普通通的市井小店。但那份实实在在的烟火气,倒是让人感觉特别踏实。
傍晚时分,巷子渐渐热闹起来。刚下火车的旅客拖着箱子寻找住宿,附近居民下班顺路带点熟食,小餐馆里飘出炒菜的香味。各种口音的问价声此起彼伏,构成了一幅生动的市井画卷。
看着这景象,我突然觉得,这些看似普通的小巷,其实守护着某种很珍贵的东西——让每个路过的人,不管钱多钱少,都能找到自己需要的那份温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