琼海附近学生约100叁小时,周边学子百人叁小时活动

发布时间:2025-11-03 05:52:18 来源:原创内容

前两天在朋友圈刷到个挺有意思的消息,说咱们琼海附近有群学生组织了个叁小时特别活动,差不多来了百来号人。这事儿听着就让人好奇,现在年轻人不都爱捧着手机蹲家里嘛,怎么突然聚起来搞事情了?

我特意找了个参加活动的同学打听。小伙子说话时眼睛还闪着光:“刚开始以为就是普通聚会,结果完全不一样!我们被分成十几个小组,每个组领到张神秘地图。”他边说边比划,“要在叁小时内完成六个打卡点任务——有在红色娘子军雕像前朗诵诗歌的,有在杂粮街学做薏粑的,最刺激的是得用琼海方言和本地阿婆聊出叁个老故事。”

那些意料之外的惊喜瞬间

聊到最难忘的环节,他忍不住笑出声:“我们组在溪仔古街迷路了,转角撞见另两组同学,结果叁队人愣是蹲在青石板路上研究地图。后来是个卖清补凉的大叔看不过眼,操着塑料普通话给我们指路:‘学生仔啦,前面椰子树上系着红丝带那个巷口拐进去嘛!’”这种突发的小插曲,反而成了最温暖的记忆。

让我惊讶的是,这群学生把“百人叁小时活动”玩出了新花样。他们自发组织了“环保小分队”,随身带着可降解垃圾袋,边做任务边捡拾沿途垃圾。有个戴眼镜的女生说:“既然要深度体验琼海,就不能给这里添负担呀。”这句话让路过的环卫阿姨连连竖起大拇指。

活动快结束时发生了件特别有趣的事。组织者原本准备了横幅要拍照,突然下起太阳雨。大家慌忙躲雨时,有个男生喊了句:“反正都湿了,不如痛快点儿!”结果百来号人真的在细雨里笑得特别灿烂。那张照片后来在本地论坛火了,网友都感叹:“这才是青春该有的样子。”

这次琼海附近学生约100叁小时的经历,让我想起小时候在乡下和小伙伴掏鸟窝、摸鱼虾的时光。虽然时代变了,但年轻人渴望真实接触、向往集体温暖的心从来没变。那个下午他们用脚步丈量老街的宽度,用笑声测量快乐的深度,这比任何虚拟世界的点赞都来得真实。

最近又听说他们在筹划第二期活动了。不过具体内容还保密,只说会比第一次更贴近琼海本土文化。看来这“百人叁小时”不仅要继续办,还可能成为咱们这儿学生圈的新传统呢。下次要是再碰到这样的活动,我说什么也得去现场瞧瞧热闹。

推荐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