惠州微信附近的人怎么看是不是卖的,微信附近的人如何辨别真实意图
惠州微信附近的人怎么看是不是卖的,微信附近的人如何辨别真实意图
前几天,一个在惠州工作的朋友跟我吐槽,说他在微信“附近的人”里加了个好友,聊了没几句,对方就开始发一些暧昧不明的信息,还暗示可以提供“特殊服务”。他有点懵,又觉得不对劲,赶紧把人删了。他问我:现在用个社交功能都得这么提心吊胆吗?到底该怎么判断对方是真心想交朋友,还是另有所图?
这确实是个挺普遍的问题。微信“附近的人”功能,本意是方便我们认识身边的邻居、有共同兴趣的朋友,但就像任何一个开放的广场,难免会混入一些目的不单纯的人。我们普通用户想要的,无非是一个干净、真实的交流环境。
那么,有没有一些蛛丝马迹可以帮助我们进行真实意图辨别呢?其实,从对方的资料和开场白就能看出不少门道。
首先看头像和相册。如果头像照片过分性感、暴露,或者带着明显的挑逗意味,你心里就得打个问号了。再点开朋友圈,如果里面空空如也,或者仅有的几条状态都充斥着暧昧的歌词、酒店定位、奢华但模糊的图片,那风险系数就很高了。一个正常生活、工作的人,朋友圈多少会有些生活碎片、工作感悟或者分享的链接,对吧?
然后是聊天的内容。正常想认识朋友的人,开场白通常是“你好”、“你也住在齿齿小区吗?”或者根据你的签名、朋友圈内容找话题。但如果对方一上来,没聊几句就急切地询问你的个人信息,比如“一个人住吗?”、“晚上无聊吗?”,或者直接进行言语上的挑逗,这目的性就太强了。他们往往没耐心进行长期、深入的交流,节奏会推得非常快。
聊着聊着,最关键的部分来了——谈到钱。如果对方在聊天中,有意无意地开始暗示自己经济困难,或者直接推销什么“服务”,明码标价,那几乎就可以下定论了。这时候,千万别因为一时好奇或者面子问题而犹豫,最稳妥的做法就是立刻结束对话,然后拉黑。保护自己永远是第一位的。
我们自己也得注意,在网络上保护好自己的隐私。别一开始就把自己的住址、工作单位、家庭情况这些核心信息和盘托出。感觉对方不对劲,聊天的气氛让你不舒服了,那就相信自己的直觉,找个借口停止聊天,没什么不好意思的。
说到底,微信“附近的人”只是个工具,它本身没有好坏。关键在于使用它的人,以及我们如何去使用它。带着一份警惕心去交流,多观察,慢一拍交心,我们就能更好地过滤掉那些不和谐的声音。多留个心眼,不是为了把所有人都想坏,而是为了让自己的网络社交空间更安全、更清爽。希望我们都能在真实的世界里,遇到那些能真诚聊天、志趣相投的朋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