高要学生品茶上课,学子课堂品茗交流

发布时间:2025-11-03 15:14:53 来源:原创内容

窗外蝉鸣阵阵,教室里却飘着若有若无的茶香。高要的这堂特殊课程,让传统的课堂变得有些不一样。

“老师,为什么我泡的茶总是带着苦涩?”扎马尾的女孩端起白瓷杯,眉头微蹙。茶艺老师走近,轻轻调整她握壶的高度:“水注得太急,茶叶受了惊吓。”这个说法让同学们都笑了起来,但细想确实如此——那些舒展开的茶叶,不正像我们突然被点名时慌张的样子吗?

当教室变成茶室

课桌椅被重新排列,组成六张茶席。每个小组都分到了一套茶具:素白盖碗、透明公道杯、几只品茗杯。起初大家还有些拘谨,摆弄茶具时叮当作响,像刚学写字的孩子握不稳笔。但随着热水注入,茶叶在杯中舒展,整个空间渐渐安静下来。

“看这片绿茶,”老师举起玻璃杯,“它在水里复活了。”真的,原本蜷缩的叶片慢慢张开,仿佛在讲述自己被采摘前的故事。有个男生小声说:“这比化学实验有意思多了。”邻座的同学接话:“至少不会炸试管。”

这种学子课堂品茗交流的方式,让原本普通的下午变得格外鲜活。不必正襟危坐,不用忙着记笔记,只需要专注当下这杯茶。有人泡得浓了,有人泡得淡了,互相品尝时总会引发一阵善意的笑声。

茶香萦绕间,话题也从茶本身慢慢扩散开来。聊起最近的考试,就像谈论手中这泡茶——有的经历如头道茶般浓郁强烈,有的则像叁泡后的茶汤,渐渐回甘。有个女孩分享了她通过喝茶缓解考前焦虑的经历:“就看着茶叶在水里打转,心情莫名其妙就平静了。”

茶汤里的年轻心事

最有趣的是观察不同性格的同学泡茶的方式。急性子的李同学总是水还没沸就准备冲泡,结果茶香没能充分释放;细心的张同学则严格计时,每泡茶都恰到好处。而那个平时在课堂上很少发言的女生,泡茶时却格外从容,手腕轻转,水流如丝,泡出的茶汤清澈甘甜。

“原来泡茶就像和人相处,”她轻声说,“太急切会烫伤彼此,太冷淡又无法交融。”这话让喧闹的教室安静了片刻。是啊,我们这代人都习惯了快节奏,连交朋友都希望一键完成,却忘了有些东西需要慢慢来。

高要学生品茶上课的特别之处,或许就在于它提供了一种“慢下来”的可能。手机被放在一边,大家真正地看着对方的眼睛交流。茶壶冒着热气,时光仿佛也变得绵长。有人说起家乡的饮茶习俗,有人回忆童年偷喝爷爷浓茶的趣事,那些平时被习题掩盖的生活片段,在茶香中重新变得鲜活。

隔壁班的好友路过窗口,惊讶地看着我们围坐品茗。班长热情地招手邀他进来喝一杯,他犹豫片刻,还是笑着摆摆手走了。也许在他眼里,我们这群人像是在进行什么神秘仪式。确实,对很多年轻人来说,安静地坐下来喝杯茶,已经成了一种陌生的体验。

茶会接近尾声时,夕阳斜照进教室。茶具上镀了一层金光,每个人的脸上都带着放松的神情。不知道是谁先开始的,大家开始交流起刚才泡茶的心得——水温、出汤时间、甚至包括泡茶时的心情。这不仅仅是学子课堂品茗交流,更像是找到了一种新的沟通方式。

收拾茶具时,那个最初泡出苦涩茶汤的女孩已经能泡出清甜的茶了。她笑着说:“原来只要心静下来,茶就会变好喝。”窗外的蝉鸣不知何时停了,晚风送来栀子花的香气,与残留的茶香尘颈虫在一起,成了这个夏天最难忘的味道。

推荐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