青州火车站附近站街,青州站旁街区风貌
每次路过青州火车站,我都会放慢脚步。倒不是急着赶车,就是想看看站前这条老街又换了什么新模样。你说它变了吧,那家开了二十年的包子铺还在老地方;说它没变呢,转角又冒出了两家网红奶茶店。这种新旧交错的感觉特别有意思。
早晨七点的老街最有烟火气。蒸笼冒出的白气混着煎饼果子的香味,卖菜大姐的吆喝声里夹杂着行李箱轮子滚过的声响。有个常年在站前开出租的老师傅说过句俏皮话:“咱这儿啊,白天是车站的,晚上是街坊的。”还真是这么个理儿。
巷子里的老手艺
往西走二百米拐进巷子,仿佛踏进了另一个时空。修表师傅的铺子只有五平米,玻璃柜里摆着七八块老式怀表。他总说现在年轻人都不戴表了,可手上的活计从来没停过。隔壁理发店还保持着九十年代的装修,烫发机像倒扣的碗,老师傅会根据客人的脸型推荐发型。这些藏在青州火车站附近站街巷道里的老行当,成了快节奏时代难得的慢镜头。
要说变化最大的,还得数青州站旁街区风貌。去年改建的小公园添了健身器材,傍晚总聚着下棋的大爷和跳皮筋的孩子。新铺的柏油路面划了停车位,解决了多年乱停放的顽疾。最让人惊喜的是街角开了家24小时书屋,亮灯的橱窗成了夜归人眼里的星星。
记得有次在便利店遇到问路的旅客,他说这条街和他想象中不太一样。我好奇问他想象中该是什么样,他笑着说以为车站周边都是匆匆忙忙的。其实住久了就会发现,青州火车站附近站街既有来往人流的热闹,也有街坊邻里的温情。卖水果的摊主会给老主顾留最甜的瓜,报刊亭老板娘能记住常客买什么杂志。
夜幕降临时,路灯会把梧桐树的影子投在斑马线上。烧烤摊的炭火亮起来,刚下火车的旅客拖着行李箱寻找落脚处。而住在临街的居民们端着茶杯在阳台上乘凉,看着楼下川流不息的人群。这种奇妙的共生关系,让青州站旁街区风貌既有车站特有的流动感,又保留着社区应有的温度。
或许这就是老车站街区的独特魅力吧,它永远在流动,却始终保持着某种恒定的东西。就像那家包子铺的老板娘说的:“二十年来火车提速了好几次,但咱家包子还是老面发酵。”有时候觉得,这条街就像个微缩的人生舞台,每个人都是匆匆过客,每个人又都在这里留下了自己的故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