临夏女子学院后街还可以玩吗,附近有什么好玩的
最近总听人问起,临夏女子学院后街还可以玩吗?说实话,这个问题让我愣了一会儿。上次去还是半年前,现在那边变成什么样了,还真得好好说说。
沿着学院南门往西走,第一个路口右转就是后街。远远就能看见那家叫"时光驿站"的书吧还亮着暖黄的灯。推门进去,老板娘正在给绿植浇水,抬头笑了笑:"好久没见你了。"书架上多了几排漫画,角落里那个懒人沙发还在,坐下去整个人都会陷进去。
这里的变化比想象中小
原本担心后街会变得认不出来,走了一圈发现,老店基本都在。那家卖酿皮的小摊子还在老位置,阿姨记得我要多加辣子少放醋。文具店新进了些贴纸和手账本,隔壁奶茶店倒是换了装潢,但招牌的百香果双响炮还是那个味儿。
要说新意,倒是多了两家有意思的小店。一家是做手工香囊的,隔着橱窗能看见里头挂满了各式各样的香囊,另一个是卖旧颁顿的,老板说很多学生来找周杰伦、孙燕姿的专辑。这年头还有人听颁顿,挺意外的。
傍晚五六点,后街渐渐热闹起来。学生们叁两两地从学院侧门出来,熟门熟路地钻进各家小店。卖糖炒栗子的大叔摊位前很快就排起了队,空气里都是甜香。这种熟悉的烟火气,让人突然觉得,虽然城市每天都在变,但总有些地方固执地保留着原来的样子。
在书吧遇见个大二的学妹,她说现在周末最喜欢约室友来后街。"比去商场有意思多了,"她吸着奶茶,"在这条街上走走停停,二十块钱能逛一下午。"她说最近同学们都在讨论临夏女子学院后街还可以玩吗这个问题,毕竟学院周边新开了商业街,大家都怕后街没落了。
其实后街最打动人心的,从来不是有多繁华,而是那种恰到好处的热闹。不会太吵,也不会太冷清,店铺都不大,但每家都有自己的性格。就像那家开了十年的打印店,老板养了只橘猫,学生们来打印资料,总要逗会儿猫。
夜幕完全落下时,后街反而更温馨了。路灯把梧桐树的影子投在石板路上,小吃摊的热气在光晕里升腾。几个女生坐在烤串店外的塑料凳上,边说笑边等烤串,那场景让人想起自己的学生时代。
往回走的时候又在想,临夏女子学院后街还可以玩吗?现在我可以肯定地说,这里依然是个值得来的地方。它或许没有网红打卡地的精致,但这份真实的生活气息,才是最难能可贵的。那些熟悉的小店,亲切的老板,还有随处可见的学生们青春的身影,都让这条不起眼的后街充满了独特的魅力。
下次如果有人再问起,我会告诉他:抽个下午来逛逛吧,带上五十块钱,从街头吃到街尾,坐在书吧发发呆,临走买个香囊。你会发现,这条看似普通的后街,藏着最地道的校园生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