简阳怎么知道微信附近的人能不能约,微信附近的人约不约得到
最近和老同学聊天,话题不知怎么就转到了微信功能上。他神神秘秘地压低声音:“你说在简阳,怎么知道微信附近的人能不能约出来见个面呢?”我愣了一下,这个问题听起来简单,仔细一想还真不好回答。
微信“附近的人”这个功能,打开就能看到密密麻麻的头像,最近的可能就隔着一条街。但每个账号背后都是活生生的人,情况千差万别。有人纯粹是好奇看看周围,有人是为了拓展业务,当然也有人确实想认识新朋友。
先问问自己为什么用这个功能
在琢磨“微信附近的人约不约得到”之前,其实应该先想清楚自己为什么要用这个功能。是为了消磨时间?想认识志同道合的朋友?还是单纯好奇?目的不同,期待自然不一样。
我有个朋友试过在简阳万达广场附近刷这个功能,加了几个看似友好的账号。聊了几句后发现,对方要么是微商,要么就爱答不理。他苦笑着说:“看来不是打开附近的人就能随便约到人聊天啊。”
确实如此,现实和想象总有差距。你以为打开功能就能找到聊得来的朋友,实际上可能十次里有八次都是平淡无奇的对话,剩下两次还可能遇到各种意想不到的情况。
怎么判断对方是否愿意交流
有人说看头像,有人说看朋友圈,但这些都太表面了。在简阳这样的城市,大家的生活节奏其实挺快的,不是每个人都随时准备好和陌生人见面。
比较靠谱的方法是先观察对方的微信信息完不完整,朋友圈有没有实质内容。如果只是一个空账号,那多半没什么诚意。打招呼时也别太直接,可以从共同话题入手,比如:“看你的朋友圈,你也喜欢在鳌山公园散步吗?”
如果对方回复及时,愿意接话,甚至主动开启新话题,那说明至少不排斥交流。要是每次都隔半天才回个“嗯”“哦”,那基本就没戏了。
记得在简阳老城区的一家咖啡店,我遇到过一位叁十岁左右的上班族。他说自己偶尔会看看附近的人,但加好友很谨慎。“主要是想看看有没有同样喜欢摄影的人,能一起出去拍照。但主动说话的人里,十个有九个目的不单纯。”
见面这事急不得
回到最初的问题——微信附近的人约不约得到?答案是可能约得到,但需要时间和耐心。
在简阳这样生活气息浓厚的城市,人与人之间的信任需要慢慢建立。从线上聊天到线下见面,这个过程少则一两周,多则一两个月。如果一上来就提见面,大多数人都会觉得突兀。
我认识的一对朋友就是在微信附近的人功能里认识的,从讨论简阳哪家羊肉汤最好喝开始聊起,慢慢发现都喜欢打羽毛球,约着在体育中心打了两次球后才真正熟悉起来。这个过程花了将近一个月。
所以说,想要通过这个功能认识人,最重要的是放平心态。别把“约出来”当成唯一目标,把它当作认识新朋友的途径之一,说不定反而会有意外收获。
现在每次有人问我“微信附近的人约不约得到”,我都会反问:“你想约来做什么呢?”如果是急功近利的目的,那成功率恐怕很低;如果只是抱着交朋友的心态,那简阳这座城市的包容性,或许会给你带来惊喜。
说到底,科技只是提供了认识人的可能性,真正决定能否见面的,还是人与人之间的真诚和共同兴趣。在按下“附近的人”那个按钮前,不妨先问问自己:我准备好以开放的心态去认识一个新朋友了吗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