景德镇足浴店为什么只吹不做,光说不做的真相
这两天路过景德镇几家足浴店,发现个挺有意思的现象——门口宣传写得天花乱坠,什么"帝王式服务""专业技师团队",可进去体验过的朋友回来直摇头。这不免让人纳闷:这些店家怎么光打雷不下雨呢?
要说景德镇这座以瓷器闻名的城市,服务业本该像烧制瓷器那样讲究火候。可现实是,不少足浴店的经营方式确实让人哭笑不得。明明挂着"专业按摩"的招牌,技师手法却还不如自家老伴捏得舒服;号称"进口设备",结果按摩椅吱呀作响得像老式纺车。
宣传与实际的两张皮
记得上个月,老李非拉着我去他家楼下新开的"御足堂"。好家伙,门口立牌上写着二十多种服务项目,从中药泡脚到泰式蝉辫补一应俱全。结果进去一看,所谓"中药泡脚"就是在热水里撒了几粒枸杞,"专业足底按摩"也就是随便按按脚底板。老李气得直嘟囔:"这不就是把洗脚盆说成炼丹炉嘛!"
这种现象在景德镇足浴行业还真不是个例。有些店家把心思全花在包装上,装修得跟皇宫似的,服务内容却简陋得像临时工搭的戏台子。你说他们不懂经营吧,营销套路玩得挺溜;说他们懂行吧,连最基本的服务质量都保证不了。
现在很多顾客都学聪明了,进店先不急着办卡,而是试探性地问:"你们这儿最拿手的是什么项目?"这时候,前台要是支支吾吾说不出了所以然,或者把宣传册上的词背一遍,那基本就可以转身走人了。
问题究竟出在哪儿
我琢磨着,这事儿可能跟景德镇这些年旅游发展太快有关系。大量游客涌入,让某些店家产生了"一锤子买卖"的心理。反正顾客大多是一次性消费,何必费心培养回头客?这种短视的做法,就像用次等陶土冒充高岭土,乍看能蒙混过关,时间长了肯定要露馅。
还有啊,现在足浴行业招工也挺难。有经验的老师傅要么自己开店,要么被大城市的连锁机构挖走了。剩下这些店,只能凑合着用刚培训几天的新手。这就好比让学徒工去画青花瓷,形似容易,想要那种韵味可就难了。
另外不得不说,现在很多经营者把精力用错了地方。整天琢磨怎么在美团上刷好评,怎么设计促销活动,反而把最该重视的服务质量抛在脑后。这就本末倒置了,就像只顾着给瓷器描金边,却忘了把胚体打磨平整。
其实咱们消费者要求真不高,不就是想找个环境舒适、手法专业的地方放松放松?可偏偏有些店非要搞那些虚头巴脑的,把简单的事情复杂化。你说要是能把琢磨营销语的那些功夫,分一半用来培训员工、提升服务,生意何愁做不好?
每次看到那些装修豪华却门可罗雀的足浴店,总觉得特别可惜。这么好的场地,这么齐全的设备,要是能踏踏实实把服务做好,哪会沦落到天天发传单拉客的地步。
说到这儿,忽然想起城南有家开了十多年的老店。门面不大,装修也简单,可生意特别红火。他们家老板常说:"咱们这行,客人的脚比什么都明白。"这话说得实在,手艺好不好,客人体验一次就知道,骗得了眼睛骗不了感觉。
现在很多行业都在讲"工匠精神",要我说啊,足浴行业更该讲究这个。就像景德镇的瓷器大师,一笔一画都得认真对待。捏脚的手法,按摩的力度,这些细节积累起来,才是留住客人的真本事。
下次要是再遇到那种吹得天花乱坠的足浴店,建议您多留个心眼。不妨先体验个最基础的项目,看看他们是不是真像宣传的那么专业。毕竟,说得再好听,不如实实在在地给您按舒服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