醴陵同城约初中生500元,醴陵同城学生邀约500元
最近在本地论坛闲逛,总能看到“醴陵同城约初中生500元”这类帖子。说真的,第一次刷到的时候,我愣了一下,心里直犯嘀咕:这到底是个什么情况?
手指划过屏幕,底下类似的帖子还不止一个。“醴陵同城学生邀约500元”,标题几乎是一个模子刻出来的。这就有点意思了,难道现在的中学生零花钱都这么宽裕了吗?随便一个周末活动就得花掉五百块?我寻思着,这不太对劲啊。
街坊邻居的闲聊
前天在小区门口遇到王阿姨,她家孩子正好上初二。聊起这事儿,王阿姨直摆手:“可不敢让孩子掺和这些。现在这些网上邀约,谁知道背后是啥名堂?说是组织一起去游乐园,但哪需要这么贵?”她压低声音说,“我们楼上的李姐,她侄女就差点去了,幸好被家长及时拦下来。”
这话说得在理。我仔细琢磨了一下,这些帖子大多语焉不详,只说时间地点,具体干什么却含糊其辞。正常的学生聚会,哪需要这么神秘兮兮的?再说了,现在初中生之间约着出去玩,不都是直接在班级群里说吗?
昨天特意问了问在中学当老师的朋友小张。他一听就皱起眉头:“我们学校叁令五申,不准学生参与这种不明不白的邀约。上周还有个学生来办公室问,说看到‘醴陵同城学生邀约500元’的广告,想问问老师靠不靠谱。”小张说当时就提醒那个学生,这种来路不明的邀约最好别去。
说起来,现在的孩子确实让人操心。网络世界太复杂,他们又正处于好奇心重的年纪。五百块钱说多不多,说少不少,正好卡在一个让人心动的数字上。但要真出了什么事,那可不是五百块钱能解决的。
今早去菜市场,顺便和几个摊主聊了聊。卖菜的刘大姐说她也听自己孩子提起过这类事:“我家那小子说,他们班有个同学差点就去了,后来因为要上补习班才没去成。”刘大姐一边称菜一边摇头,“现在的孩子啊,胆子是真大。”
这事儿越想越觉得有必要说道说道。作为过来人,咱们都明白,天上不会掉馅饼。正经的学生活动,哪有需要私下约见还明码标价的?
下午特意去那几个论坛看了看,发现这类帖子都有一个共同特点——发帖人信息都是空白,回帖权限设置得很高,根本看不到其他人的留言。这不就是典型的一言堂吗?只让你看广告,不让你看评价。
我突然想起去年隔壁城市出过的一件事,也是类似的情况。几个中学生被高额报酬诱惑,结果差点陷入传销组织。幸好家长发现得早,及时报警才没造成更严重的后果。
说到这儿,可能有人会觉得我小题大做。但咱们平心而论,现在社会环境复杂,多留个心眼总没错。特别是涉及到未成年人,再怎么谨慎都不为过。
其实啊,正规的学生活动多的是。学校组织的社团活动、社区举办的青少年夏令营,哪个不是明明白白、有老师带队?何必去冒险参加这些来路不明的邀约呢?
这两天我一直在想这个问题。说到底,这些“醴陵同城约初中生500元”的广告,就是抓住了孩子们追求新奇的心理。五百块钱只是个诱饵,背后的目的恐怕没那么简单。
要是咱们每个人都能多留个心眼,见到这种可疑的帖子顺手举报一下,或者至少提醒身边的朋友注意,或许就能避免一些不必要的麻烦。毕竟,孩子们的安全比什么都重要。
说到最后,还是要提醒家长们一句:多关心孩子在网上看了什么,交了哪些朋友。平时多和孩子沟通,让他们遇到这种可疑情况时,愿意第一时间告诉家长。这比什么都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