邓州大学城周边被称为炮楼,附近类似地标建筑

发布时间:2025-11-03 01:37:09 来源:原创内容

那些年被我们起外号的建筑

说起邓州大学城,很多在这念过书的学生都会露出会心一笑。为啥呢?因为这里有个挺出名的外号——“炮楼”。我第一次听到这称呼是大一刚入学,学长指着远处几栋高高的筒子楼跟我说:“瞧见没,那就是咱们这儿的炮楼。”当时我心里还纳闷,这名字起得,可真够有江湖气息的。

其实吧,这些被叫做炮楼的建筑,就是普通的宿舍楼或者教学楼。你说它们有什么特别?从外面看,就是方方正正的样子,灰扑扑的外墙,密密麻麻的窗户,和其他地方的大学建筑没啥两样。但学生们偏偏就给它们起了这么个名字,这里头的缘由,还真值得说道说道。

我后来在食堂吃饭时,听到隔壁桌几个老生在聊天。其中一个说:“咱们这炮楼啊,晚上从底下往上看,窗户亮着灯,确实像那么回事。”另一个接话:“关键是这楼孤零零的立在那边上,周围空荡荡的,可不就像个岗哨嘛。”这么一说,我倒是有点明白了。大学城边上这些建筑,因为建得早,后来周边发展起来了,它们就显得有点突兀,再加上外形确实有点像,这外号就这么传开了。

要说这些建筑本身,其实挺普通的。墙皮有些地方都脱落了,楼道里的声控灯时好时坏,晚上上楼还得跺脚或者咳嗽一声。但就是这么些普普通通的楼,却成了学生们记忆里绕不开的地标。谈恋爱的小情侣约会在“炮楼”下面,准备考研的学长学姐在“炮楼”的自习室里熬夜,周末不想出门的,就趴在“炮楼”的窗户上看外面的风景。

大学城周边被称为炮楼的建筑,慢慢成了这一带的标志。打车回学校,只要跟司机说在“炮楼”那边下,保准不会错。送外卖的小哥也门儿清,接单时要是看到地址是“炮楼”附近,连导航都不用开。这外号就这么口口相传,成了大家心照不宣的暗号。

有趣的是,附近类似的建筑也被学生们起了各种外号。离“炮楼”不远有栋圆顶的建筑,大家叫它“蒙古包”;旁边还有个矮胖矮胖的实验楼,被戏称为“地堡”。这些名字乍听起来莫名其妙,但在学生中间却流传甚广。你说它们像吗?仔细看看,还真有那么点意思。

这些外号怎么来的,现在已经说不清了。可能就是某个学生随口一说,大家觉得形象,就传开了。大学校园里就是这样,总有些自成一派的文化,外人看不懂,但身在其中的每个人都懂。这些外号背后,是大家对校园生活的共同记忆,是青春里那些说不清道不明的情愫。

现在偶尔回学校,看到那些被称为炮楼的建筑,还是会忍不住多看几眼。它们还是老样子,灰扑扑的立在那边,但在我眼里,却多了几分亲切。听说学校有计划要翻新这些老楼,不知道以后的学生还会不会这么叫它们。或许每个时代的学生,都会有自己给校园建筑起外号的方式吧。

走在大学城周边,看着这些被起了外号的建筑,突然觉得挺有意思的。它们不光是砖瓦水泥堆起来的房子,更是承载了一届届学生记忆的容器。那些在“炮楼”里通宵复习的夜晚,在“蒙古包”里上的枯燥选修课,在“地堡”里做的失败实验,现在想起来,反而都成了珍贵的回忆。

这些建筑就在那儿,静静地站着,看着一批批学生来了又走。它们的外号可能会变,但它们见证过的青春,却永远留在了那些年的时光里。想到这儿,我倒觉得这些看似普通的地标建筑,其实挺不普通的。

推荐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