林芝微信附近的人100元俩小时,附近好友百元两小时相聚
这两天在朋友圈看到个挺有意思的说法,叫“林芝微信附近的人100元俩小时”。刚看到时我还琢磨呢,这到底是个什么情况?刚好上周末约了老同学在咖啡店聊天,就顺口提了一嘴。
老张端着杯子直笑:“你说这个啊!我表弟前阵子去林芝支教,周末闲得发慌,真试过这个。”他压低声音,“其实就是约附近的人喝甜茶,聊聊天。人家在高原呆久了,想找人说说话。”
陌生人的温度
表弟当时加了个附近的牧民,两人在林芝街边的甜茶馆见了面。阳光透过窗户洒在木桌上,酥油茶的香味飘了满屋。那藏族汉子普通话不太流利,但特别热情,讲他放牦牛的故事,讲他怎么在山上挖到松茸。表弟说他第一次知道,原来牦牛打架输了会记仇,第二天非要找对方再打一架。
“这不就是附近好友百元两小时相聚嘛!”老张拍了下大腿,“两个人,两小时,一百块钱,其实就是个茶钱。在城里可能觉得奇怪,但在那种地方,反而挺自然的。”
我听着有点心动。现在大家住在同一个小区都可能不认识,没想到在高原上,陌生人之间反而保留着这种简单的交往方式。
记得去年去丽江旅游,我也在古镇里遇到过类似的事。不过那是游客之间的约定,少了点本地生活的味道。林芝这个不一样,它是扎根本土的,带着酥油茶和牦牛肉干的气息。
另一种可能性
当然啊,这种事得看人。我邻居阿姨听说后直摇头,觉得不安全。但表弟说,他们见面都选在人来人往的甜茶馆,而且聊的大多是生活琐事——哪家的青稞酒好喝,哪个山头看桃花最漂亮。
这种“林芝微信附近的人100元俩小时”的模式,某种程度上成了连接游客和当地人的桥梁。游客能听到原汁原味的故事,当地人也能结识外面的朋友,顺便挣点零花钱。
想想也是,现在大家都习惯刷手机,真坐下来面对面聊天的时间反而少了。有时候花一百块喝个下午茶,还不如这样有意思。
不过话说回来,这种随性的约定确实需要双方都有基本的信任和尊重。表弟说他每次都会提前说清楚,就是纯聊天,互相尊重边界。而且高原上的人大多淳朴,没那么多弯弯绕绕。
窗外天色渐渐暗下来,老张又要了杯咖啡。“其实想想,咱们在城市里活得太累了。简单点,像这种附近好友百元两小时相聚,反倒轻松自在。”
我点点头,想起那个藏族汉子教表弟的敬茶歌。虽然表弟到现在也没学会,但他说,那一刻的感受,比拍多少张照片都真实。
或许这就是生活的另一种可能吧。不需要太多套路,不需要刻意安排,就在某个阳光正好的下午,找个陌生人,听听别人的故事,也讲讲自己的。
老张临走前还开玩笑说,下次去林芝,他也要试试这个“林芝微信附近的人100元俩小时”。不过得先练练酒量,毕竟高原上的青稞酒,后劲可不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