龙泉附近还有200块钱的爱情吗,附近200元能谈恋爱吗
龙泉附近还有200块钱的爱情吗
那天刷手机,偶然看到有人在问:“龙泉附近还有200块钱的爱情吗?” 底下评论五花八门,有说做梦的,有怀念过去的。我心里咯噔一下,这个问题,还真挺扎心的。是啊,在这个一杯奶茶都要二三十块的年头,两百块钱的爱情,听着就跟传说一样。
我有个朋友,前段时间就在龙泉那边工作。他谈了个女朋友,俩人都是刚毕业,没啥钱。周末约会,最常见的节目就是去爬龙泉山。带两瓶水,买点面包零食,加起来可能都不到五十块。坐在半山腰的凉亭里,看着山下的风景,能聊一下午。他说,那时候感觉特别富足,心里是满的。你看,龙泉附近还有200块钱的爱情吗?在他们那儿,好像真的存在过。它不是指具体花了多少钱,而是那种愿意为你花光口袋里最后两百块的心意。
可现在呢?提到谈恋爱,好像自动就和消费挂钩了。吃顿饭,看场电影,再逛逛街,几百块钱轻轻松松就没了。要是过节纪念日,那更是“大出血”。搞得现在很多人心里直打鼓,附近200元能谈恋爱吗?不是不想谈,是感觉谈不起。爱情好像被明码标价了,放进了一个个精致的消费场景里。
但你说,感情这东西,真的能被价格定义吗?我想起我爸妈那代人。他们那会儿,我爸骑着二八大杠载着我妈,去河边散步,去田埂上走走,最多就是买根冰棍儿分着吃。那份快乐,恐怕比现在很多高档餐厅里出来的,要真实得多。他们的爱情,成本很低,但分量很重。
所以我觉得吧,咱们纠结“龙泉附近还有200块钱的爱情吗”,其实是在问,这个时代还有没有那种不掺杂太多物欲的、简单纯粹的感情。两百块,它不是一个标准答案。它可以是一起去菜市场讨价还价,然后回家做一顿热气腾腾的火锅;可以是在公园的长椅上,分享一副耳机,听一下午共同的歌单;甚至可以是什么都不买,就牵着手,把龙泉附近的大街小巷走个遍。
关键在于,两个人是不是都把彼此放在了心里最重要的位置。是愿意为你花时间,花心思,而不是仅仅花钱。如果心里没有对方,就算一天花两万,那也只是冰冷的交易,算不上爱情。反过来,如果两个人劲儿往一处使,心往一块想,就算起步时只有两百块的预算,也能把日子过得有滋有味。
下次如果再有人问我:“附近200元能谈恋爱吗?” 我大概会笑笑说,试试看呗。剥开那些华丽的外包装,回归到相处的本质。聊聊天,分享彼此的喜怒哀乐,创造一些独属于你们的、不花钱的仪式感。也许你会发现,爱情的核心,从来就不是预算问题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