衢州大学城周边被称为炮楼,类似称呼的场所

发布时间:2025-11-02 04:12:38 来源:原创内容

那个被学生们挂在嘴边的地名

第一次听说“炮楼”这个称呼,还是叁年前刚来衢州大学城报到的时候。拖着行李箱的我向学长问路,他随口说:“就前面那栋炮楼拐弯”。当时心里咯噔一下,这名字取得真够特别的。

后来才发现,所谓“炮楼”其实就是学生公寓南区那几栋筒子楼。灰扑扑的外墙,每层阳台密密麻麻排列着,从远处看确实像抗战电影里的防御工事。这绰号也不知是谁最先叫开的,反正一届传一届,现在连送外卖的小哥都在订单备注里写“炮楼3栋”。

要说这类民间自发形成的地名,在大学城周边还真不少。往西走两条街有个“堕落街”,其实官方路牌写着“学林路”。之所以得此雅号,是因为整条街都是麻辣烫、网吧和碍罢痴,在老师们眼里这就是让学生玩物丧志的地方。再往南有个“鸳鸯坡”,其实就是个小土丘,因为植被茂密成了情侣约会圣地。

这些地名往往比官方名称更有生命力。你问学生“求知路3号”在哪儿,对方可能要查手机地图;但要说“炮楼后面的堕落街”,马上就能给你指方向。这种民间地理坐标系,成了学生群体心照不宣的暗号。

为什么年轻人总爱给地方取花名?细想起来挺有意思的。那些规规矩矩的官方命名,总是带着种距离感。而“炮楼”“堕落街”这样的称呼,既形象又带着调侃,瞬间就把冷冰冰的建筑变成了有温度的生活场景。就像给好朋友取外号,越是亲近越是随意。

去年市政改造,给“炮楼”外墙重新粉刷了暖色调的涂料。学生们在校园论坛上开玩笑说:“咱们的炮楼现在要改叫彩虹楼了。”但习惯成自然,大家私下还是照旧称呼。这些约定俗成的叫法,似乎已经和校园记忆长在了一起。

有时候路过这些地方,会看见新生围着学长学姐问路:“师兄,教务处怎么走?”“从炮楼往右拐,看到鸳鸯坡左转……”听着这样的对话,突然觉得这就像某种校园密码,只有在这里生活过的人才能破译。

这些特别的称呼,或许毕业后才会显出它们的珍贵。去年毕业的学长回校,在朋友圈发照片配文:“炮楼还是老样子,只是里面住的人换了。”底下评论里,往届毕业生纷纷冒泡,都在问堕落街那家酸辣粉还开不开。

现在想想,这些看似随意的地名,其实编织成了大学时光的背景布。每当想起某个地方,相关的记忆就会自动浮现:在炮楼通宵赶作业的夜晚,在鸳鸯坡看过的落日,在堕落街喝过的啤酒。这些地名不再是简单的地理坐标,而是青春记忆的储存器。

或许每个大学城都有自己版本的“炮楼”和“堕落街”。这些充满烟火气的民间命名,比任何官方路牌都更生动地记录着青春的故事。它们可能登不上城市地图,却牢牢印在每个学生的心里。

推荐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