曲阜火车站对面的小巷子,车站旁的小巷子
刚走出曲阜火车站,就被对面那条小巷子勾住了目光。说真的,要不是接朋友的车还没到,我可能这辈子都不会往那边多看一眼。灰扑扑的巷口挤在两栋旧楼中间,晾衣绳上飘着几件半干不湿的衬衫,像极了老电影里的场景。
巷口修自行车的大爷听到我问路,头都没抬:"直走,第叁个路口右拐。"他那双手黑得发亮,扳手在齿轮间咔嗒作响。我愣是站着看了好几分钟,他修车的动作行云流水,每个零件该往哪放都门儿清。
巷子深处的老手艺
往深处走,空气里突然飘来一股豆香。循着味儿找到家豆腐坊,石磨吱呀吱呀转着,豆浆正从木桶沿儿往下滴答。老板娘掀开蒸笼,热腾腾的豆腐脑颤巍巍的,她舀起一勺递给我:"尝尝,祖传的手艺。"
隔壁理发店还是二十年前的样式,红色转灯蒙着灰。老师傅给客人刮脸,剃刀在牛皮上来回蹭两下,唰唰几下动作干净利落。客人眯着眼睛,舒服得直哼哼。现在城里哪有这样的店?都改成那种花里胡哨的发廊了。
再往前是个修补铺子,老师傅戴着老花镜修紫砂壶。他说这条巷子见证了多少人的故事——赶火车的游客、回乡的游子、做小买卖的摊贩。有个卖剪纸的老太太,在这巷子里守了四十年摊子,最近才被女儿接去城里。她留下的那些红艳艳的窗花,现在还贴在好些人家的玻璃上。
巷子尽头有家烧饼铺,炉火正旺。做烧饼的小伙子手法娴熟,面团在他手里叁捏两揉就成了型。他媳妇负责看炉子,额角的汗珠在火光里亮晶晶的。刚出炉的烧饼烫手,芝麻香直往鼻子里钻,咬下去咔嚓一声,满嘴都是麦子的甜香。
转身要离开时,忽然听见火车鸣笛。夕阳把巷子的影子拉得老长,青石板路上斑斑驳驳的。这条巷子就像个安静的旁观者,看着火车站人来人往,自己却始终按着老节奏过日子。或许下次再来曲阜,我还会特意绕到这条车站旁的小巷子,尝尝那碗豆腐脑,买个刚出炉的烧饼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