北票火车站对面的小巷子,邻近火车站的小巷

发布时间:2025-11-03 18:46:03 来源:原创内容

北票火车站对面的小巷子

每次走出北票火车站,目光总会被对面那条小巷子勾了去。说它是巷子吧,其实也就是两栋旧楼之间挤出来的一道缝,窄得连叁轮车过去都得侧着身子。可偏偏就是这么个不起眼的地方,藏着不少让人惦记的滋味。

巷口修鞋的老徐是这里的活地图。他的摊子支了二十年,马扎边堆着磨得发亮的鞋掌和蜡线。“早些年啊,这巷子里全是赶火车的人,蹲在路边吃碗豆腐脑就往站里跑。”他缝着鞋底,头也不抬地说。如今火车站广场修得敞亮了,反倒更多人愿意钻进这条巷子找点儿老味道。

再往里走叁五步,就能闻见李嫂馄饨摊的香气。她那只锃亮的铜锅总咕嘟咕嘟冒着泡,薄皮馄饨在汤里打着转儿。“咱这汤底啊,用的是半夜就开始熬的棒骨。”李嫂边捞馄饨边念叨,葱花往青花碗里一撒,热汽糊了半面墙。常来的客人都晓得,吃她家馄饨得配块吊炉烧饼——巷子最里头老王做的,芝麻撒得密密实实,咬一口直掉渣。

傍晚时分,巷子忽然就热闹起来。下班的、放学的都往这儿钻,窄巷里飘起糖炒栗子的焦香,修表铺传来清脆的哒哒声。卖糖人的老徐把麦芽糖扯得噗噗响,小孩们围作一团,看那只凤凰在他手里渐渐成形。巷子尽头有家旧书店,老板娘总在门口藤椅上打盹,书架上的旧书被翻得毛了边。

去年冬天巷口要拆的传言闹得人心惶惶。李嫂那几天煮馄饨都心不在焉,差点把醋当成酱油倒。后来才知道是虚惊一场,但修鞋的老徐说了句实在话:“这地方要是真没了,那些赶早班车的上哪儿喝口热汤去?”

昨夜十一点经过巷口,馄饨摊的灯笼还亮着。最后一班火车的旅客拖着行李箱走来,坐在条凳上哈着白气。李嫂舀起热汤浇进碗里,葱花在汤里打了个旋儿。那一刻忽然觉得,这条邻近火车站的小巷啊,就像个不会打烊的驿站,用它的烟火气,接住每一个深夜里疲惫的归人。

推荐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