东兴初中生800元3小时电话,东兴中学生叁小时800元通话
昨天在菜市场碰到邻居李阿姨,她扯着我就开始倒苦水。说她家读初二的儿子,最近偷偷用她手机给同学打了叁个小时电话,结果话费直接扣了八百多。李阿姨气得直拍大腿:"现在初中生讲电话都这么金贵?够我交两个月水电费了!"
电话两头到底在聊什么
这事让我想起表姐家正读初叁的小雯。那丫头最近也总抱着手机不撒手,有时候对着话筒能聊到深夜。有次我忍不住问她,到底哪来这么多话要说?小雯掰着手指头给我算:"早上要核对作业答案,中午要讨论爱豆新动态,晚上还得组团打游戏。光是今天数学卷子最后那道大题,我们就讨论了半个钟头。"
隔壁班的班主任王老师倒是见怪不怪。他说现在学生用手机不全是为了玩,很多确实是在讨论学习。只不过孩子们控制不好时间,聊着聊着就跑偏了,从二元一次方程聊到周末去哪家奶茶店,叁小时眨眼就过去。
话费背后的数字时代
移动营业厅的小张告诉我,现在很多家长办理的是不限量流量套餐,却忽略了通话资费。特别是跨省通话,或者某些特定时段,资费标准确实不低。像这次东兴初中生800元3小时电话的情况,很可能涉及长途漫游或国际通话。
更关键的是,现在孩子们用的都是智能手机。有时候看似在打电话,实际上开着视频通话功能,话费消耗速度堪比开着水龙头。小张上个月就遇到过类似案例,有个初中生和外地亲戚视频聊天,两个小时就用掉叁百多话费。
话说回来,这事也不能全怪孩子。我侄子去年就闹过笑话,他以为连上奥颈贵颈打电话就不要钱。结果举着手机在小区里边走边聊,早就切换成移动网络了。现在想想,我们是不是该早点教孩子这些常识?
昨天在小区凉亭乘凉,几个家长还在讨论这事。赵大哥说他儿子最近迷上在线辅导,经常和家教老师电话沟通难题。虽然话费确实涨了些,但孩子数学成绩从及格线提到了八十多分。"这钱花得值!"赵大哥笑得眼角的皱纹都挤在了一起。
不过李阿姨还是愁眉不展:"我家那小子要是真在学习上也这么投入就好了。昨天我仔细查了通话记录,叁个小时里有俩小时都在和同学争论哪个电竞选手更厉害。"她说着掏出手机给我看通话记录,那一长串数字确实让人心惊。
现在想想,我们小时候煲电话粥,至少还看得见电话机上跳动的数字。现在这一切都藏在智能手机里,等收到账单才发现为时已晚。或许该给孩子们配个简易手机?或者设置通话时长提醒?这些方法邻居们都在尝试。
今天早上又遇见李阿姨,她说终于和儿子达成协议:每月给他五十元话费额度,超出的部分要靠做家务来挣。"昨天这小子居然主动洗碗了!"李阿姨的语气里带着些许欣慰。看来这场话费风波,反倒让这孩子学会了责任与担当。
放学时分路过东兴中学,看见学生们叁叁两两走出校门。几个女生凑在一起看手机,突然有个扎马尾的姑娘惊呼:"天啊!我话费只剩叁块钱了!"旁边同伴笑着推她:"让你昨晚和班长聊那么久!"少女们银铃般的笑声飘荡在夕阳里。
或许很多年后,这些孩子也会像今天的我们一样,回想起曾经为了一张数学卷子,或者某个心照不宣的秘密,举着发烫的手机聊到深夜的时光。那时候,这东兴中学生叁小时800元通话的故事,会成为他们青春记忆里特别的一页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