赤壁100元小胡同,赤壁百元巷里人家
要说这赤壁100元小胡同啊,还真有点意思。上周路过老街,远远就看见巷口挂着的红灯笼,走近才发现是个新开的特色小店。青石板路被雨水洗得发亮,墙角探出几枝叁角梅,倒是把这条百元巷里人家衬得格外鲜活。
推开那扇老木门,铃铛叮当作响。店主是位满头银发的老师傅,正弓着腰给糖画勾线条。“随便看啊,咱这儿都是老手艺。”他头也不抬,手上的铜勺稳稳转着圈。玻璃柜里摆着竹编蝈蝈笼、手绣香囊,最抢眼的要数那排皮影戏角色——关公的青龙偃月刀还会反光呢。
百元巷里的烟火气
巷子深处飘来油渣香,跟着味道拐过弯,竟是个卖炸酱面的摊子。系着围裙的大婶把面团抻得啪啪响:“二十年的老汤底,保管你吃完还想来!”斜对过书店老板趴在柜台上打盹,旧收音机里咿呀放着楚剧。这条赤壁100元小胡同藏着太多这样的惊喜,每扇木门后都住着不同的故事。
老师傅完工了那只凤凰糖画,小心翼翼插在草把上。“现在年轻人总说传统手艺贵,可我在这赤壁百元巷里人家摆了四十年摊,糖画始终卖五块。”他眯眼打量巷子里来往的身影,“贵不贵得看里头装着多少工夫不是?”
暮色渐浓时,整条巷子活泛起来。修鞋匠收起工具箱,服装店老板娘开始熨烫明天要挂出来的衣裳。那个总在巷口下棋的大爷突然喊了声“将军”,惊得树上的麻雀扑棱棱飞起来。我握着还带余温的糖画往外走,回头看时,百元巷里人家的灯笼次第亮起,像是给青瓦白墙绣上了金边。
或许明天再来,会发现豆腐脑摊子换成了卖糯米糕的,书店角落多了窝刚满月的小猫。这条赤壁100元小胡同永远在细微处变化着,就像老师傅糖画里永远不同的羽毛纹理。那些藏在青砖缝里的日常,比任何景点都值得慢慢走、细细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