鹤岗哪里有200元爱情,鹤岗200元爱情好去处
最近总听人念叨鹤岗两百块爱情的事儿,这不前几天路过人民广场,正好碰见开出租的老同学王师傅在路边吃烤串,就凑过去唠了会儿。
他抹了抹嘴边的辣椒面说:“你问这个啊?其实就跟咱这儿五块钱一碗的麻辣烫差不多意思——说的不是真拿钱买感情,是花小钱也能处得热乎。”他掰着指头数,“西区老电影院周叁半价场,两张票加爆米花不就这个数?巷子口那家夫妻档砂锅居,叁十块钱管饱,剩下还能去江边看灯光秀。”
烟火气里的暖意
我跟着他说的找去了铁路局后身的老街。傍晚五点半,修表铺老板娘正给丈夫送绿豆汤,两人就着夕阳算当天的账本。再往前走到菜市场门口,炸油糕的夫妇一个揉面一个掌锅,油锅滋啦声中夹杂着商量女儿学费的对话。这些画面忽然让我明白,那两百块更像是个由头——让人愿意花心思把寻常日子过出滋味。
文化宫斜对角有家开了二十年的音像店,老板常在门口支个小桌跟老伴下象棋。店里还留着叁块钱租碟的牌子,他说现在年轻人也来租老电影光盘,“可能觉得对着平板看电影没那味儿吧”。前两天看见个小伙子租了《大话西游》,临走还挑了两张封面发黄的粤语歌碟。
要说最让我触动的是在矿区改造公园见着的那对。两人坐在长椅上分享一副耳机,脚边塑料袋里装着热乎的烤地瓜和矿泉水。后来闲聊才知道,他们每周末都会坐公交来这儿,用老人卡免费逛公园,最多花十块钱买点零嘴。“这地方有我们年轻时栽的树”,大姐说着指向远处那片白桦林。
其实在鹤岗这样的小城,很多感情就藏在那些被忽略的角落。早市豆腐脑摊前互相夹小菜的银发夫妻,夜市里分吃一根烤肠的学生情侣,台球厅帮对象记分的年轻小伙——这些画面拼成了比传说更真实的生活图景。
现在要是再有人问我鹤岗哪里有200元爱情,我大概会让他去工农区那个总放老歌的便民超市转转。那天看见收银员姑娘悄悄在丈夫饭盒里多塞了茶叶蛋,男人发现后把刚发的降温费塞回她围裙口袋。或许所谓的两百块爱情,本就是算不清的账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