东兴品茶上课工作室,东兴品茗学习工作室
最近路过城东老街,发现巷子深处新开了家挺特别的铺子,木招牌上刻着"东兴品茶上课工作室"。说是个茶室吧,倒更像老辈人说的学堂,隔着玻璃窗总能看见叁五人围着茶席,有说有笑地摆弄茶具。
第一次推门进去时,铃铛响得清脆。穿棉麻衫的茶艺师正在教客人闻香,满屋子的茶气悠悠飘着,像把整个春天都装进来了。她边烫杯子边说:"咱们这儿不讲究那些虚礼,就当是来朋友家喝茶聊天。"
茶香里的慢时光
后来常去才发现,这地方妙就妙在没那么严肃。有次遇上个年轻妈妈带着孩子来体验,小朋友踮脚去够茶荷里的铁观音,茶艺师也不恼,反倒递过个小茶宠让他捧着。玻璃壶里茶叶舒卷的样子,确实比动画片还有趣。
店主老陈有句话挺在理:"现在人喝奶茶像赶车,咕咚咕咚就下肚。其实每片茶叶都带着山场的日头雨露,该让它慢慢讲故事。"他们最近在茶单上新添了广西本地的桂花红茶,晾茶时撒的鲜桂花还带着露水,焖泡时满屋甜香,倒让我想起外婆腌的糖桂花。
茶席也是课桌
东兴品茗学习工作室最热闹要数周末下午。长茶案边能遇见退休教师学着用电子秤称茶,也有网红主播来拍惫濒辞驳素材。上个月茶艺师示范冲泡凤凰单丛,讲到潮汕人"关公巡城"的斟茶手法,有个搞滨罢的小伙子突然拍腿:"这和咱们写代码的遍历算法不是一回事嘛!"
这种冷不丁的感悟总让人会心一笑。其实茶道哪有什么高深门槛,无非是烧水沏茶时,突然品出某片树叶的前世今生。就像他们教挑茶叶时说的,好茶自己会说话——芽头披不披白毫,叶底舒不舒展,都是它自报家门。
前两日谷雨,工作室办春日茶会。茶席摆到了后院海棠树下,桌布被花瓣染得粉白相间。有个姑娘捧着刚沏的明前龙井发呆,问她是不是太烫,她摇头:"突然想起小时候陪爷爷听收音机的下午,也是这个味道。"
可能这就是东兴品茶上课工作室最难得的地方。它不急着让你记茶经背工序,倒像老茶友般陪你坐在窗前,等水将沸未沸时,听风摇着屋檐下的茶旗。那些藏在叶片里的山河岁月,自会在恰当的时辰,与你轻轻诉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