海东品茶海选工作室,海东茶会选品工作室
这几天路过城东新开的商业街,总能看到“海东品茶海选工作室”那块素雅的招牌。说来也巧,前两天朋友神秘兮兮地约我见个面,地址选的正是这家工作室隔壁的咖啡馆。等人时我隔着玻璃望过去,木质窗棂里透出暖黄的灯光,偶尔有穿着棉麻长裙的茶艺师端着茶盘经过,那从容的步调让街角的喧嚣都慢了下来。
朋友到了之后,直接把我拉进了工作室。她说最近发现的这个好地方,比之前常去的“海东茶会选品工作室”更让人放松。推门时铃铛轻响,满屋茶香扑面而来,像是走进了深山的茶园。穿藏青布衣的主理人正在教客人闻干茶香,他用手轻扇着白瓷茶荷,那专注的神情让人不由自主屏住了呼吸。
茶香里的慢时光
我们选了靠窗的位置坐下。主理人推荐了武夷山的水仙,说是今年春茶。看他温壶、投茶、注水,每个动作都流畅得像在抚琴。第一泡茶汤橙黄透亮,入口竟是带着花香的清甜,完全不像以往喝到的岩茶那般浓烈。“好茶其实不需要太复杂的冲泡技巧,”主理人笑着说,“就像我们海东品茶海选工作室选茶的标准——茶自己会说话。”
这话让我想起城南那家海东茶会选品工作室,他们更注重茶叶的产地故事。有一次我买到他们推荐的蒙顶黄芽,包装里还附了张手写卡片,记录着采茶那天的天气。而眼前这杯水仙,倒像是直接把武夷山的山场气息带到了城市里。
隔壁桌来了位常客,熟练地从包里取出自己的品茗杯。主理人见了他便转身取出个小陶罐,两人相视一笑,像是老友间的默契。这种人情味,让我突然明白为什么有人宁愿穿过半座城也要来这里坐坐。
朋友轻轻晃着茶杯说,她最近压力大的时候就会过来。什么都不想,就安静地看着茶叶在杯中舒展。有时候主理人得了新茶,会邀请熟客一起试茶。上个月他们品了七款不同山头的普洱,最后大家投票选了叁款作为工作室的常备茶。这种参与感,让喝茶不再只是喝茶。
窗外梧桐叶被风吹得沙沙响,夕阳把茶台染成琥珀色。主理人开始收拾茶具,动作轻柔得像在对待老朋友。我突然觉得,无论是海东品茶海选工作室还是海东茶会选品工作室,它们都在用各自的方式,为忙碌的城市人留着一方安静的角落。这或许就是茶最本真的味道——让时间回到应有的节奏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