临湘火车站对面的小巷子,火车站旁的小巷风景

发布时间:2025-11-03 06:18:33 来源:原创内容

巷口飘来的油炸香

说来也巧,那天在临湘火车站接朋友,火车晚点了半小时。我正无聊地刷着手机,忽然闻到一阵熟悉的香味——是街边摊的油炸糍粑混着辣椒面的味道。抬头就看见了火车站对面那条小巷子,青灰色墙面上爬着些藤蔓,巷口支着个小推车,白蒙蒙的热气在傍晚的光线里打着旋儿。

反正等着也是等着,不如过去转转。这条临湘火车站对面的小巷子比想象中要深,窄窄的,两边是有些年头的居民楼。晾衣竿从窗口伸出来,挂着衬衫和连衣裙,风一吹就轻轻晃动。几个老人坐在竹椅上摇蒲扇,收音机里放着花鼓戏,咿咿呀呀的唱腔和油炸的滋啦声混在一起,莫名让人心安。

卖糍粑的大姐动作麻利,一面翻动锅里的吃食,一面和熟客聊天。“今天孙子没跟来?”“上学去啦!”她抬头看见我这生面孔,笑着问要不要尝尝。刚出锅的糍粑外脆里糯,烫得我直吹气,她却乐了:“慢点吃,又没人跟你抢。”

巷子里的旧时光

再往深处走,发现这巷子别有洞天。裁缝铺的师傅戴着老花镜踩缝纫机,哐当哐当的声音像在打拍子;杂货店门口摆着竹编的簸箕,里头晒着红辣椒;还有个修理铺,老师傅正弯腰修理自行车,手上沾满黑色机油。这些都和几步之外的火车站像是两个世界——那边是匆匆的旅客和广播声,这里却慢得像是把时光拉长了。

我在一个旧书摊前停下。摊主是位戴眼镜的老先生,正捧着本泛黄的书读得入神。摊子上什么都有,《故事会》《当代歌坛》这种过期杂志,也有封面破损的小说。我拿起一本九十年的《读者》,他这才抬起头,推推眼镜说:“这本五毛。”看我翻得认真,他又低头继续读书,并不催我。

巷子中段有棵大槐树,树荫底下摆着石桌石凳。两个老爷子在下象棋,围观的人比下棋的还着急。“跳马呀!”“别听他的,出车!”争得面红耳赤,却又都笑眯眯的。我突然想,这条火车站旁的小巷风景,才是临湘最真实的样子吧?不是景点,不是地标,就是普普通通的人过着普普通通的日子。

灯火初上时分

天色渐暗,巷子里亮起温暖的灯光。家家户户开始做晚饭,炒菜的香味从窗户飘出来。有个系着围裙的阿姨站在阳台喊:“吃饭啦——”声音在巷子里回荡,楼下玩跳房子的小孩不情愿地收拾东西。

这时朋友打电话说火车到了。我往回走,又经过那个油炸摊。大姐正在收摊,看见我笑笑:“接的人到啦?”我点点头。她利索地打包最后几块糍粑:“带给你朋友尝尝,咱们临湘的味道。”

走出巷口回到火车站广场,突然觉得这两个世界挺奇妙的——一条巷子之隔,那边是来来往往的旅途,这边是扎下根的生活。朋友从出站口跑出来,我把还温热的糍粑递给他。他咬了一口,眼睛亮了:“这比火车站里卖的好吃多了!”

我回头看了眼那条已经亮起星星点点灯火的小巷。青灰色的墙融进夜色里,只有窗户透出的光晕勾勒出它的轮廓。这条临湘火车站对面的小巷子,就像这座城市悄悄藏起来的后花园,不急不躁,过着自己的日子。也许下次再来,我还会走进这条小巷,尝尝别的味道,看看那些熟悉的面孔。毕竟这样的地方,现在真是不多见了。

推荐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