丽水100米内学生约,丽水百米学子约
那条熟悉的百米小路
那天下午路过母校,忽然听见几个学生边走边聊:“周末丽水100米内学生约不约?”这话听着特别耳熟,一下子把我拉回到了学生时代。我们那时候也总爱说“丽水百米学子约”,虽然只是把“100米内”换成了“百米”,但感觉整个味儿就亲切多了。
说真的,学生时代的生活圈其实特别小。从宿舍到教室,从食堂到操场,最远也不过几百米。可就在这短短的距离里,却装满了我们所有的喜怒哀乐。丽水100米内学生约,约的不是距离,是那种推开门就能见到朋友的踏实感。
记得大二那年,有个周日下午我在宿舍睡得昏天暗地,突然手机响了。上铺的哥们儿在电话里嚷嚷:“赶紧下来,丽水百米学子约篮球场!”我揉着眼睛往下看,他真就在宿舍楼下站着,篮球在手指上转得飞快。从五楼跑到球场,确实百米都不到,可就是这么短的距离,却成全了整个下午的快乐。
这种百米内的约定啊,背后是不要计较谁等谁、谁找谁的默契。有时候约图书馆,先到的会给后到的占个座,放本书意思一下;约食堂就更随意了,端着餐盘找位置的时候,总能看见熟悉的身影在招手。
现在想想,为什么我们那么喜欢丽水100米内学生约这种方式呢?大概是因为青春本来就该这么简单直接吧。想吃宵夜了,群里发条消息,几分钟后小吃摊前就能凑齐一桌;想讨论作业,随便找个空教室就能开个小会。这种便利,这种随性,离开校园后就很难再找到了。
工作以后,约次饭得提前叁五天订时间,见面路上还要堵一小时车。这时候就特别怀念当初那种扯着嗓子在走廊里喊一嗓子,就能凑齐一桌麻将的日子。丽水百米学子约,约的是一种说来就来的任性,是青春特有的特权。
其实仔细琢磨,“丽水100米内学生约”和“丽水百米学子约”这俩说法都挺有意思。前者明明白白告诉你范围,后者带着点文绉绉的学生气。就像我们那时候,明明可以说“100米”,偏要学古人说“百米”;明明都是同学,非要互称“学子”。现在回头看,这种小小的矫情里,藏着的是对校园生活的全心投入。
前几天和还在读研的学弟聊天,他说现在校园里依然流行着这样的约定方式。只不过把走廊里的喊话搬到了微信群,但内核一点没变——还是那么即时,那么随性。听着他发来的语音,我仿佛又看到了那些在百米小路上奔跑的身影,听到了那句熟悉的:“马上到!”
或许每个人心里都有一条这样的百米小路,它不长,却通往我们最珍贵的记忆。在这条路上,我们曾经那么轻易地就能遇见想见的人,完成一次不经意的约定。而这些看似平常的瞬间,恰恰构成了青春最温暖的底色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