叁门峡学生品茶上课,学生饮茶课堂体验

发布时间:2025-11-06 02:45:02 来源:原创内容

茶香飘进教室

讲台上摆着的不是粉笔盒,而是一套素雅的白瓷茶具。热水的雾气袅袅升起,带着龙井的清香飘散在教室里。这不是什么茶艺培训班,而是叁门峡某中学每周叁下午的常态——学生们正襟危坐,眼睛却好奇地盯着老师手中的茶壶。

“注意看,冲绿茶要用85度的水。”老师边说边将热水注入玻璃杯,茶叶在杯中舒展开来,像一群苏醒的舞者。坐在前排的李明悄悄吸了吸鼻子,他从来没想过,平时爸妈喝的茶叶居然有这么多的门道。这门特别的课程已经开设了半年,最初有不少家长嘀咕:“在学校喝茶?会不会耽误正经功课?”

但变化是实实在在的。教语文的王老师发现,自从开设了茶道课,学生们上文言文时安静了许多。有次讲到“寒夜客来茶当酒”,她顺手沏了一壶铁观音,没想到学生们对这句诗的理解格外深刻。也许,当茶香弥漫时,那些抽象的文字突然就有了温度。

负责课程设计的张老师说,他们特意把茶道课安排在周叁下午。这个时间点孩子们容易犯困,一杯清茶正好提神醒脑。课程内容也很生活化,从识别六大茶类,到学习简单的冲泡技巧,再到了解各地的饮茶习俗。最重要的是,他们想让学生们慢下来。

初叁班的刘雯雯告诉记者,她最喜欢的是红茶课。“老师教我们如何品味正山小种的桂圆香,我回家还给爸妈演示了一遍。”她说现在全家周末都会围在一起喝茶,这成了他们新的家庭活动。她妈妈笑着说,孩子比以前有耐心了,连写作业都不那么毛躁了。

不过,要把茶道引进课堂可不是简单的事。最初几个月,经常有学生把茶水洒得到处都是,还有调皮的孩子把茶叶含在嘴里做鬼脸。老师们倒是不急不躁,他们知道,就像泡茶需要等待一样,教育也需要时间。慢慢地,那些坐不住的孩子开始能安静地完成整个冲泡流程了。

这门课还意外地促成了跨学科教学。历史老师会讲茶马古道,地理老师分析不同产茶区的气候条件,生物课则探讨茶叶的植物特性。有次数学老师甚至用分茶来讲解比例概念,让学生们直呼“原来数学还能这么玩”。

当然,不是每节课都一帆风顺。记得有次学习普洱茶饼的撬茶技巧,好几个学生用力过猛,把茶饼弄碎了。老师却笑着说:“没关系,人生就像撬茶,有时候太着急反而适得其反。”这句话让很多学生若有所思。

如今,走在校园里,偶尔能看到几个学生坐在长廊下喝茶聊天。他们不再像以前那样埋头玩手机,而是学着品味片刻宁静。这种改变让班主任们很欣慰,毕竟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,能安静地喝杯茶,也是一种难得的能力。

窗外,梧桐树的影子渐渐拉长。又到了收茶具的时间,学生们小心地清洗着自己的杯子,把茶叶渣倒进专门的收集桶。明天这些茶渣会被送到学校的菜园做肥料,完成它们最后的使命。就像这堂课,看似结束了,其实才刚刚开始在生活中生根发芽。

推荐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