乌苏巷子里的爱情哪里有,乌苏小巷情缘何处寻
乌苏巷子里的爱情哪里有?这个问题在我心里转悠好几天了。昨天路过那条青石板铺就的老巷,正好遇见巷口修鞋的张大爷,他戴着老花镜,手里的锥子穿过鞋底的动作还是那么利索。
我蹲在他摊子前假装系鞋带,没想到大爷先开了口:“找什么呢?这两天总见你在巷子口转悠。”我支支吾吾说出那个问题,大爷嘿嘿一笑,手里的活计没停:“你往巷子深处走,第叁个拐角有家裁缝铺,李奶奶在那儿住了六十年。”
裁缝铺里的光阴
顺着大爷指的方向,我找到了那家裁缝铺。门面很小,老式缝纫机咯噔咯噔响着。李奶奶正在给一件衬衫锁边,听说我的来意,她推了推老花镜:“乌苏巷子里的爱情啊...我和老伴就是在这条巷子认识的。”她指了指墙上发黄的照片,“那会儿他还是个送报的小伙子,每天清晨都会在我家窗前多停留一会儿。”
“后来呢?”我忍不住追问。李奶奶笑了笑,眼角皱纹舒展开来:“后来啊,他攒了叁个月工资,买了辆自行车,就为了能载我穿过这条巷子去看电影。”她停下手中的活,望向窗外,“现在他走了五年了,可每天傍晚,我还能感觉到他推着自行车在窗外等我的样子。”
从裁缝铺出来,我心里有些触动。这时巷子对面飘来阵阵香气,是那家开了叁十年的烧饼店。王师傅正在揉面,案板上的面粉像雪花一样飘洒。
烧饼店里的默契
“来个烧饼?”王师傅头也不抬地问。我点点头,趁机问他是否知道乌苏小巷情缘何处寻。他手上的动作慢了下来:“我和我家那口子,就是靠这烧饼结的缘。”说完朝里屋努努嘴,“她当年是隔壁纺织厂的工人,每天下班都来买烧饼。”
“那您是怎么...”我话还没说完,里屋走出个系着围裙的妇人,自然地接过王师傅手里的擀面杖:“你这面揉得还是太硬,客人该嚼不动了。”王师傅讪讪地让到一边,眼里却带着笑。妇人转向我:“别听老头子瞎吹,当年要不是他每次都在我烧饼里多塞个芝麻,我才不嫁给他呢!”
傍晚时分,我沿着巷子继续往前走。夕阳把青石板染成橘红色,几个孩子追逐着跑过,惊起了屋檐下的麻雀。在巷尾的小花园里,遇见一对年轻情侣正在给新栽的月季浇水。
女孩说:“咱们把婚礼办在巷子里好不好?”男孩挠挠头:“这巷子这么窄,婚纱都转不开身。”女孩跺脚:“就要在巷子里!就像你第一次牵我手的地方。”看着他们,我忽然明白了什么。
回到巷口,张大爷正在收摊。“找到了?”他问。我点点头,又摇摇头。大爷乐了:“这东西啊,就像我修鞋的线,看得见摸不着,可偏偏把两颗心缝在一块儿。”他收起最后一只鞋,“乌苏小巷情缘何处寻?不就在每天的柴米油盐里,在相视一笑的默契里嘛。”
华灯初上,巷子里的窗户陆续亮起温暖的灯光。我慢慢往外走,忽然听见谁家窗前飘来口琴声,吹的是那首《月亮代表我的心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