乐昌火车站后面小巷子叫什么,乐昌火车站后巷名称是什么
一个看似简单的问题
前几天,有个外地来的朋友在微信上问我:“哎,你们乐昌火车站后面那条小巷子,到底叫什么名字啊?” 我当时就愣住了。说实话,我在乐昌生活了这么多年,火车站没少去,可还真没留意过它后面那条小巷子具体叫什么。这问题问得,真叫人一时答不上来。
那条小巷子,对于每个坐过绿皮火车来乐昌的人,应该都不陌生。它就在出站口的斜后方,不宽,甚至有点逼仄。两边是些有些年头的居民楼,墙皮在风吹雨打下露出了深浅不一的颜色。巷子口时常停着几辆等客的摩托车,司机们聚在一起闲聊,等着下一班火车到站。这条巷子,就像无数小城火车站背后都有的那种通道,普通得几乎要被忽略。
朋友这个问题,像一颗小石子投进了我心里,激起了不小的涟漪。我开始琢磨,这条我走过、见过无数次的小巷,它的正式名称到底是什么呢?我决定去弄个明白。
地名里的生活气息
我先是在手机地图上搜了又搜,把地图放大再放大。可地图上对那条小巷的标注非常模糊,有时候干脆就是一片空白。看来,这种毛细血管一样的小路,还入不了精密地图的“法眼”。没办法,我只好找机会亲自去了一趟。
我记得那天下午,我又一次走到了乐昌火车站的后面。我站在巷子口,左右张望,希望能找到一块路牌。可看了半天,也没发现任何写着正式名称的标识。倒是有位住在附近的大姐,拎着菜篮子从巷子里走出来。我赶紧上前打听:“阿姨,您好,请问这条巷子有名字吗?” 大姐愣了一下,随即笑着说:“名字?我们都管这儿叫‘火车站后巷’,或者干脆就叫‘后面那条路’,方便好记呗!”
“火车站后巷”,这个称呼真是太直接了。它不是一个官方赋予的、文绉绉的名字,而是老百姓在日常生活中,为了方便指认而自发形成的叫法。这个名字里,充满了实实在在的生活气息。它指向明确,不会产生歧义,一说大家都知道是哪儿。我想,这或许就是它最贴切的称呼了。
走在巷子里,感觉和站前广场完全是两个世界。广场上人来人往,行色匆匆;而巷子里,节奏明显慢了下来。有老人坐在自家门口的小凳上择菜,有小孩追逐打闹,空气中偶尔飘来饭菜的香味。这里藏着乐昌最市井、最真实的一面。每一扇窗户后面,可能都有一个对于这座小城的故事。
我忽然觉得,纠结于它官方的、写在文件上的名字,似乎没什么必要了。对于生活在这里的人们,对于熟悉这里的我们,“乐昌火车站后巷”这个称呼,已经足够承载所有的记忆和情感。它就像一位没有大名,只有小名或绰号的老朋友,你知道是他,那就行了。
后来,我给那位朋友回了信息。我说:“那条小巷子,地图上可能查不到确切名字,但我们当地人都习惯叫它‘火车站后巷’。” 我想,这个答案,比一个冷冰冰的官方路名,或许更温暖,也更真实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