安顺场子不限次喝茶,安顺茶馆不限次数品茗
要说安顺人最近茶余饭后聊得最热乎的,还得是“安顺场子不限次喝茶”这事儿。过去咱们想找个地方坐下喝茶,总得琢磨这按壶算还是按人头算,喝到一半添水还得额外加钱。现在可好,城里几家茶馆都打出了“安顺场子不限次喝茶”的招牌,这可乐坏了不少老街坊。
我总去的那个茶馆就在老街上,青瓦木门,门口还挂着两个红灯笼。老板是个实在人,他说这“安顺场子不限次喝茶”就是图个回头客。你花上几十块钱,从开门坐到打烊,龙井、毛峰、普洱随便换,只要你喝得下。这听着就让人觉得心里舒坦,是不是?
一杯茶的工夫,半日闲情
上周末下午我又去了。二楼靠窗的老位置,太阳斜斜地照进来,刚好暖着后背。隔壁桌是几个退休老师,一壶碧螺春已经泡了叁巡,还在那儿聊着孙子孙女上学的事。另一边坐着两个年轻人,面前摆着笔记本电脑,手边一杯柠檬红茶——这也是“安顺茶馆不限次数品茗”里的,没想到吧?连果茶、花茶都算在内。
老板拎着铜壶过来给我续水,看我正在翻一本旧书,便多聊了两句。他说自从推出这个“安顺场子不限次喝茶”的模式,生意反而更好了。“人啊,有时候就是图个自在。知道坐多久都不会被催,心里就踏实了。”他指了指楼下满座的院子,“你看,有人来谈生意,有人来会朋友,还有人就为了安安静静发会儿呆。”
我慢慢品着杯中的金骏眉,心想这话在理。现在的生活节奏这么快,能有个地方让你彻底放松,不用担心时间,不用担心消费,确实是件难得的事。这“安顺茶馆不限次数品茗”看似是桩生意,倒更像是一种人情味的回归。
说到这儿,我想起前些天碰到的一位老人家。他每周叁下午都会来,就坐在角落里,自己带个小收音机,声音开得极小。一杯普洱茶能从两点喝到五点,中间还要打个盹儿。服务员从来不会去打扰他,续水时都轻手轻脚的。老人家说,在这儿比在家还自在,家里就他一个人,这儿至少还能听见人声。
其实想想,茶馆从来就不只是喝茶的地方。老舍先生笔下《茶馆》里的裕泰茶馆,不就是个小社会的缩影吗?现在的茶馆虽然变了样子,但那份热闹和人情味还在。“安顺场子不限次喝茶”能火起来,大概就是因为它抓住了现代人心里那点对慢生活的向往。
天色渐晚,我杯里的茶也淡了。楼下传来老板送客的声音:“慢走啊,明天再来!”那几个老师已经散去,年轻人也收拾好了电脑。我起身下楼结账,老板娘笑着说:“今天这茶喝得值吧?叁种茶都尝遍了。”我点点头,确实,这“安顺茶馆不限次数品茗”不仅值,更让人有种赚到了时间的感觉。
走出茶馆,晚风带着点儿凉意,但肚子里却是暖暖的。这条老街上的灯光一盏盏亮起来,映着青石板路。我想,明天下午要是得空,或许还会再来。毕竟,花一份钱,就能在喜欢的角落里待上一整天,这样的好事,谁不愿意多来几回呢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