永康学生品茶喝茶上课,校园茶香伴读时光
茶香飘进教室
永康路实验学校的教学楼里,最近总飘着一股淡淡的茶香。这事儿要从上学期说起,李老师在历史课上讲到《茶经》时,班上有同学举手问:“老师,我们背了这么多茶叶种类,但真正的龙井和铁观音到底有什么区别呀?”这个问题把李老师问住了,也让她萌生了个新想法。
现在的学生啊,整天抱着奶茶不撒手。可咱们中国几千年的茶文化,总不能就这么断代了吧?学校老师们一商量,干脆把茶艺课排进了选修课表。谁都没想到,第一堂课教室就坐满了人,连走廊都站了好几个端着玻璃杯的学生。
你可能要问,这群孩子能静得下心来泡茶?别说,还真行。我记得第一次上课时,有个男生手忙脚乱的,把茶具碰得叮当响。可当他端起自己泡的第一杯茶时,眼睛突然亮了:“这味道...和超市买的瓶装茶完全不一样!”
慢慢地,我发现这些学生变了。以前课间十分钟,教室里吵得跟菜市场似的。现在呢?经常能看到叁五个同学围着小茶盘,安安静静地品着各自带来的茶叶。有个女生还偷偷告诉我,她靠着喝茶戒掉了每天两杯奶茶的习惯。
茶杯里的学问
这门课教的可不只是泡茶技巧。上周叁下午,我看见语文王老师端着茶杯走进教室。她没讲古文,而是让同学们观察茶叶在热水中的舒展。“你们看,这片茶叶像不像在跳舞?”她轻轻晃着玻璃杯,“写作文也是这样,要让文字活起来。”
最让我惊讶的是数学张老师。他居然用茶壶来讲函数关系!“茶水从壶嘴流出的曲线,其实就是个抛物线。”他边说边演示,同学们盯着茶壶看得目不转睛。这种教法,可比枯燥的公式有趣多了。
现在走在校园里,经常能听到这样的对话:“我今天带了正山小种,要尝尝吗?”“等等,我先完成这题数学。”说来也怪,自从开始喝茶,同学们吵吵闹闹的时候少了,课间讨论问题的反而多了。
前几天路过教室,听见两个男生在争论泡茶水温。一个坚持要85度,另一个说绿茶应该80度。他们翻书查资料的样子,比做物理实验还认真。这种较真劲儿,要是能用在学习上该多好啊——不过现在看来,他们确实把这份认真带到学习中了。
永康学生品茶喝茶上课这事儿,刚开始还有家长担心会影响学习。可现在看看,孩子们不仅没耽误功课,反而更懂得静心思考了。那只小小的茶杯里,装着的不仅是清香的茶水,更是一种慢慢沉淀的生活态度。
窗外又飘来阵阵茶香,几个学生正围着老师讨论不同产区的茶叶特点。这样的场景,或许就是教育最美的样子——在生活中学习,在学习中生活。就是不知道,明天他们会带来什么新茶呢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