龙海巷子里两百块钱的爱情,老街旧事百元情缘

发布时间:2025-11-05 12:03:33 来源:原创内容

梅雨时节的龙海巷总是湿漉漉的,青石板路面上映着昏黄的灯光。我站在巷口那家裁缝铺的屋檐下躲雨,听见屋里传来细碎的说话声。

"两百块钱,够给阿婆抓叁副药了。"女人的声音带着吴侬软语特有的糯。

身旁卖栀子花的老阿伯摇摇头:"阿秀又在接活儿了,她阿婆的病拖不得啊。"

巷子里的约定

好奇心驱使我探头望去,只见个穿蓝布衫的姑娘正低头缝补一件西装。她纤细的手指上下翻飞,针脚密得像春雨。"李老板放心,明早准能改好。"她抬头时,我注意到她眼角有颗泪痣。

后来常来巷子买菜,才慢慢知道阿秀的故事。她在龙海巷子里两百块钱的爱情,要从叁年前说起。那时她刚满二十,从苏北来投奔在城里做保姆的阿婆。谁知阿婆突发重病,手术费像座大山压在肩上。

有个常来巷子收旧书的年轻人,总爱在她摊前停留。"你这双绣花鞋挺别致。"他第一次搭话时,耳朵尖都红了。阿秀后来跟我说,那天她正为医药费发愁,根本没心思搭理他。

直到某天深夜,年轻人抱着迭设计图纸路过,看见阿秀蹲在巷子口哭。"我帮你。"他把身上仅有的两百块钱塞进她手里,"就当预付的裁缝费。"这个在龙海巷子里两百块钱的爱情,就这样悄无声息地开始了。

老街旧事百元情缘,说来也奇妙。阿秀靠着那两百块钱撑过了最难的时刻,后来在巷子里支了个裁缝摊。年轻人每天都会"顺路"经过,有时带块花布,有时带包丝线。

栀子花的见证

今年春天我再经过龙海巷,看见裁缝摊前挂了块新牌子:"承制旗袍"。阿秀正在给个姑娘量尺寸,旁边坐着个戴眼镜的年轻人,在笔记本上画设计图。

"我们要结婚了。"阿秀递给我包喜糖,包装是手绘的栀子花。她说要留在龙海巷,把裁缝铺改成工作室。而那个年轻人,如今是服装厂的设计师。

雨停了,我买了两枝栀子花别在裁缝铺的门环上。老巷子的石板路被雨水洗得发亮,仿佛能照见那些藏在针脚里的时光。或许真正的爱情从来不需要惊天动地,就像这龙海巷子里两百块钱的爱情,朴实得如同阿秀手下的棉布,却缝进了整个春天的温度。

转角传来熟悉的脚步声,阿秀抬头望去,眼睛突然亮了。这个瞬间让我想起卖花阿伯说过的话:"咱这老街旧事百元情缘啊,比电视剧还动人。"

推荐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