慈溪女学生喝茶群,慈溪女学生品茶交流圈
最近我刷朋友圈的时候,发现一个挺有意思的现象——身边越来越多的慈溪女大学生开始晒茶具和茶叶了。以前大家约着出去都是奶茶店见,现在倒好,动不动就是“周末来我宿舍喝新到的凤凰单丛”。
说起来也挺巧,上个月我室友拉我进了一个叫“慈溪女学生喝茶群”的群聊。刚开始我还纳闷呢,这群里能聊些啥?结果进去一看,好家伙,每天消息都是99+。有人在分享刚入手的汝窑茶杯开箱,有人在讨论哪家茶庄的龙井性价比高,还有人在约着周末去茶山逛逛。
从奶茶到茶壶的转变
记得大一那会儿,我们宿舍抽屉里塞的都是速溶咖啡和茶包。现在可不一样了,每个人的桌上都摆着一套茶具,从盖碗到公道杯样样齐全。有个学姐跟我说,她最开始就是被“慈溪女学生品茶交流圈”里的照片吸引的——那些茶汤在玻璃公道杯里透亮透亮的,看着就让人心动。
其实喝茶这件事吧,说简单也简单,说复杂也复杂。刚开始我们都以为就是茶叶加水泡一泡,后来在群里看大家聊天才发现,光是一个水温就大有讲究。绿茶不能用沸水,红茶要闷泡,乌龙茶还得快出汤……这些门道,要不是有这群爱喝茶的姐妹互相分享,估计我现在还在用100度的水泡龙井呢。
最近群里在传着一个小道消息,说是有几个大四的学姐正在筹备一个线下的茶会。消息刚放出来,报名的人就挤破了头。想想也是,在忙碌的课业之余,能找个下午和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品品茶、聊聊天,确实是件挺惬意的事。
不过要说最让我感触的,倒不是学会了多少茶知识。而是在这个充斥着短视频和快餐文化的时代,能有这么一群人愿意慢下来,专注地做一件需要耐心的事。每次看着茶叶在杯中慢慢舒展,都让人觉得,生活其实可以不用那么着急。
当然了,也不是说所有人都要变成茶道大师。就像群里经常说的那句话:“喝茶嘛,自己觉得舒服最重要。”有人喜欢钻研各种冲泡手法,也有人就是图个清静,在茶香里放松心情。这两种都挺好,重要的是找到了适合自己的节奏。
前几天和群里认识的学妹一起去逛茶城,她挑了半天最后选了个小巧的旅行茶具。她说下学期要实习了,打算把这个放在办公室里,“至少能在忙碌的工作中偷个闲,泡杯茶喘口气”。看着她认真的样子,我突然觉得,这个慈溪女学生喝茶群带给我们的,可能远不止怎么泡茶这么简单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