江阴附近学生约100叁小时,邻近学子百名叁小时

发布时间:2025-11-03 03:22:18 来源:原创内容

最近朋友圈里总看到大家在聊江阴附近学生约100叁小时的活动,这事儿还挺新鲜的。你说现在学生们周末都爱捧着手机打游戏,怎么突然冒出这么一群孩子,愿意花整整叁个小时聚在一起做事呢?

我特意找了个周末下午去看了看。场地就在城东的文化广场,远远就听见叽叽喳喳的说话声。走近一瞧,嚯,差不多百来个穿着校服的学生,正叁五成群地忙活着。有的在布置展板,有的在排练节目,还有的围着老师问问题。这邻近学子百名叁小时的场面,确实挺壮观的。

意料之外的筹备过程

跟他们带队老师聊天才知道,原来这是几个学校联合举办的传统文化体验活动。刚开始组织的时候,老师们还担心现在孩子静不下心来。“没想到报名通知发下去,两天就报满了,最后只好按先来后到,刚好收了100个学生。”

让我惊讶的是,这些学生可不是被迫来的。有个初二男生一边整理手中的剪纸作品一边说:“平时周末要么补课,要么在家无聊。听说有这个活动,我们班好多人都抢着报名。”他手上那张剪纸已经初具雏形,是只栩栩如生的蝴蝶。

活动现场分了好几个区域。西边是传统手艺区,孩子们在学剪纸、编中国结;东边是戏曲体验区,传来咿呀呀的唱戏声;南边最热闹,一群学生围着锅灶学做青团,空气中飘着艾草的清香。这叁个小时安排得满满当当,但孩子们脸上都带着笑,没见谁不耐烦。

有个扎马尾辫的女生正在教同学编中国结,手法熟练得很。我问她是不是以前学过,她不好意思地笑了:“上周看视频学的,想着今天可以教别人。”她手指灵活地翻飞,红线在她手里就像活了一样。“其实挺有意思的,比玩手机有成就感多了。”

叁个小时的奇妙变化

说来也怪,刚开始还有些学生时不时摸手机,到后来大家都完全沉浸在活动里了。做点心的专注地揉面团,学戏曲的一板一眼地练身段,写书法的凝神静气悬腕运笔。这江阴附近学生约100叁小时的活动,倒像是给孩子们开辟了个远离电子产物的世外桃源。

负责戏曲教学的张老师说,她最开始也只打算教点基础的。“但这些孩子学得特别认真,叁个小时里主动要求加练。后来我们商量着,要不以后每个月都办一次?”她说这话时,眼角的皱纹都笑深了。

快结束的时候,我注意到几个男生围在一起比较各自的剪纸作品。虽然剪得歪歪扭扭的,但他们特别珍惜地收进书包,说要带回家给爸妈看。这种发自内心的喜欢,装是装不出来的。

天色渐晚,叁个小时转眼就过去了。临走时,好多学生都在问下次活动什么时候办。那个编中国结的女生说得挺实在:“从来没觉得叁个小时过得这么快。”

回程路上我在想,也许不是现在的孩子不爱传统文化,只是缺少像这样有趣的引导。把枯燥的说教变成亲手体验,把独自玩手机变成大家一起动手,效果竟然这么不一样。这邻近学子百名叁小时的活动,就像在孩子们心里种了颗种子,说不定哪天就会发芽开花呢。

推荐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