平凉女子学院后街喝茶,学院后街茶香小叙
傍晚五点半,下课铃声刚响过不久,我便顺着人流往学院后门走去。这条路走了叁年,闭着眼睛都能闻见拐角老槐树的气味。不过今天的目的地很明确——就是后街那家没有招牌的茶室。
木质移门被推开时,铃铛发出闷闷的声响。老板娘正踮脚够着柜顶的茶罐,头也不回地说:“老位置给你留着呢。”这大概是我这学期第无数次来了。靠窗的榆木桌被磨得发亮,窗外能看见女生们叁叁两两经过,书包上挂的毛绒挂件摇摇晃晃的。
茶香里的慢时光
白瓷壶里的水刚烧开,老板娘拎着壶走过来,手腕一倾,热水冲进放了普洱的盖碗里。茶香瞬间就漫开了,那种带着霉味的醇香,像是把整个雨季都收纳在了这一碗里。她边冲泡边说:“今年这批茶饼,是滇西老师傅亲手压的。”我捧着温热的茶杯,看汤色慢慢变成琥珀色。
隔壁桌几个大四女生在轻声讨论实习的事。“辅导员说那家公司转正机会大...”穿蓝毛衣的女生说到这里,声音突然低下去。茶杯搁在桌上的声响,柜台后切茶饼的沙沙声,这些细碎的声音反而让空间显得更安静了。我突然想起去年这时候,自己也像她们一样,为着一张辞蹿蹿别谤焦头烂额。可现在坐在这里,倒觉得很多事情急不来,就像这壶普洱,总要慢慢醒茶,慢慢泡,味道才会出来。
老板娘擦着茶盘,忽然问我:“你们学院后街最近在修路,没影响你过来吧?”我摇摇头。其实绕了点远路,但每周这杯茶的时间,我从来不愿省掉。在图书馆和教室之间来回奔波的日常里,这个地方像个温柔的停顿。
天色渐渐暗下来,茶已经泡到第五道,味道淡了,喉间却还有回甘。老板娘又给我续了热水,说:“淡有淡的喝法。”是啊,有些事情未必都要浓烈才够味。就像这平凉女子学院后街喝茶的时光,看起来平淡,却实实在在地养人。
移门再次被推开,带进傍晚微凉的风。我端起茶杯,看窗外路灯次第亮起。那些抱着书本匆匆走过的身影,或许有一天也会推门进来,发现这处让时间慢下来的角落。茶香还袅袅地飘着,在这方寸天地间,织成一张柔软的网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