普兰同城约初中生100元,普兰本地学生邀约百元
这几天在普兰县的街头巷尾,总能听见有人在讨论百元邀约的事儿。特别是有些初中生模样的孩子,叁叁两两聚在一起交头接耳,让人忍不住想凑近听听他们在说什么。
那天在县中学旁边的奶茶店,我就碰见这么一档子事。两个穿着校服的男生趴在角落的桌子上,手机屏幕亮得晃眼。年纪稍大的那个压低声音说:“就这么定了,周六老地方见。”说完还比了个手势。我装作不经意地从旁边经过,隐约听到“普兰同城约初中生100元”这几个字眼。
蹊跷的邀约
说来也怪,这事儿不止一次两次了。上周我在菜市场买菜,正好撞见邻居家读初二的小斌在跟几个社会青年模样的人说话。其中那个染着黄头发的男生拍着小斌的肩膀说:“放心吧,就是凑个热闹,完事儿直接给你现金。”我故意放慢脚步,听见他们提到“普兰本地学生邀约百元”,心里咯噔一下。
回家路上我一直在琢磨,这些孩子到底在搞什么名堂?要说现在初中生零花钱都不少,一百块说多不多,说少也不少。可偏偏要用“邀约”这种方式,总觉得哪里不太对劲。
第二天我特意去学校门口转了转,正好碰上放学时间。几个女生围在一起看手机,叽叽喳喳讨论着什么。我借故问路凑过去,有个扎马尾的女生下意识把手机往身后藏。虽然只看了一眼,但我清楚地看到聊天界面里写着“周六下午叁点,文化广场”。
这事儿越想越让人不踏实。我决定找在县教育局工作的老同学打听打听。没想到他一听就皱起眉头:“最近确实有些社会人员在校周边转悠,说是搞什么联谊活动,但我们查了几次都没抓到实质证据。”
说来也巧,周末我去文化广场散步,还真让我撞见了。就在广场东南角的小亭子里,十来个初中生模样的孩子聚在一起,旁边站着几个二十出头的年轻人。有个戴鸭舌帽的正在讲话,孩子们都听得特别认真。我假装系鞋带,在附近的长椅上坐了会儿,听到他们在说“完成任务就能领钱”之类的话。
这时有个胖乎乎的男生举手问:“要是完不成怎么办?”那个戴鸭舌帽的笑着回答:“放心,很简单的事儿,就是帮忙发发传单。”但奇怪的是,我环顾四周,根本没看到任何传单的影子。
正当我打算再靠近些听个仔细,突然有个穿黑罢恤的年轻人朝我这边看了好几眼。为避免打草惊蛇,我只好起身离开。走出老远回头望,发现他们已经开始收拾东西,像是要转移地点。
回家的公交车上,我听见两个阿姨在聊天。其中一个说:“我家那小子最近神神秘秘的,问他要不要零花钱,居然说不用,自己赚得到。”另一个接话:“我家闺女也是,上周六说去同学家写作业,结果书包里多了一百块钱。”
这话让我心里更不踏实了。这些孩子所谓的“赚钱”,会不会跟最近这些神秘邀约有关?要是正经的兼职倒还好,可就怕...
第二天我特意起了个大早,跑到县中学门口等着。七点刚过,学生们陆陆续续来上学。我注意到有几个学生不是直接进校门,而是在校门口旁边的便利店停留,跟店里的人交换什么东西。因为离得远,看不真切。
就在我苦思冥想该怎么办时,突然收到社区网格群里的通知,说最近有不良社会团体以兼职名义诱骗未成年人参与非法活动,要家长们提高警惕。这条消息来得太及时了,我赶紧把最近观察到的情况反映给了社区民警。
过了两天,社区组织了一场安全教育讲座。来的家长坐满了整个活动室。警官在台上讲得认真,家长们在台下听得更认真。特别是说到现在有些不法分子利用学生想赚钱的心理设套时,好多家长都在点头。
散会后,好几个家长围住警官咨询。我也凑过去,把听到的“普兰同城约初中生100元”这个说法告诉了警官。他立刻警觉起来,详细问了我见到的时间地点,还留了我的联系方式。
这件事让我想了很多。现在的孩子接触的信息多,想法也多,但毕竟社会经验不足。有时候看似简单好赚的钱,背后可能藏着我们想象不到的风险。特别是这种不明不白的邀约,还是得多留个心眼才行。
这几天再经过学校周边,我发现多了些巡逻的警察。奶茶店里的学生还是在聊天玩耍,但很少再听到对于百元邀约的议论了。也许,这样的平静能持续得再久一些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