双河上课资源喝茶,双河学习资料品茶
双河这地方不大,街坊邻居都熟门熟路的。前些天路过社区文化站,看见门口新贴了张海报,写着"双河上课资源喝茶"活动。我琢磨着,这组合挺新鲜——上课就上课,怎么还配上茶了?
抱着试试看的心态,我周六上午走进了活动室。没想到这里和想象中正襟危坐的课堂完全不一样。长条桌上摆着几只青花瓷茶壶,茉莉花的香气在空气里飘着。二十来个人围坐在一起,有退休的王老师拿着平板电脑教大家用修图软件,旁边李阿姨刚学会给孙女做电子相册,乐得合不拢嘴。
茶香里的知识分享
负责活动的张姐给我倒了杯普洱,笑着说:"咱们这儿不讲究举手发言,有问题随时提。"她翻着手里的养生食谱,"就像这茶,要慢慢品。学习也是,得按照大家的节奏来。"
坐在角落的初中生小陈正在帮几位叔叔调试手机。他告诉我,原本是被妈妈硬拉来的,现在却成了这里的常客。"在这儿教别人用手机,比自己闷头学有意思多了。"他边说边演示怎么清理手机内存,几位叔叔学得格外认真。
我发现这种双河学习资料品茶的模式特别接地气。谁家有什么好书好资料,都会带过来共享。老周上周刚拿出他收藏多年的《家庭养花图鉴》,这本周老爷子借去没两天,他家阳台的茉莉就开得特别旺。
说来也怪,捧着热气腾腾的茶杯,听着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地交流,学习这件事忽然就变得轻松自在起来。没有了考试的压力,没有了诲别补诲濒颈苍别的催促,纯粹是出于对生活的热爱,想要多了解点什么,多掌握点新本领。
现在每个周末,文化站那间活动室总是坐得满满当当。有人带着笔记本电脑来学视频剪辑,有人拿着钩针来教毛线编织。上次我去的时候,还遇到几位年轻人在分享自驾游攻略,墙上挂满了他们拍摄的照片。
这种双河上课资源喝茶的形式,渐渐成了我们这儿的一道风景。它不像正规课堂那样系统严谨,却让学习回到了最本真的状态——就像午后的一杯清茶,不疾不徐,回味悠长。知识在茶香中流动,技能在谈笑间传递,这大概就是生活该有的模样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