洛阳新茶嫩茶已到店,洛阳新茶嫩茶店已上新
这两天路过茶叶店,门口小黑板上总写着"新茶到店"几个大字。今天终于得空推门进去,那股熟悉的清香扑面而来,老板正坐在茶海前冲今年的头采毛尖。
老板看见我就笑了,顺手递过来个小瓷杯:"来得正好,尝尝这批明前茶。"杯里的茶汤清亮亮的,带着淡淡的黄绿色。我端起杯子先在鼻尖晃了晃,那股鲜灵劲儿直往脑门里钻。
春天的第一口鲜爽
要说这洛阳新茶嫩茶啊,还真和平时喝的不太一样。抿了一小口,舌尖像被露水洗过似的,清甜清甜的。老板一边往盖碗里添水一边说:"这批茶叶可是踩着点儿收的,就赶在谷雨前那几天。您瞧这叶片,还带着白毫呢。"
我凑近看了看,茶叶在玻璃杯里慢慢舒展开,嫩绿嫩绿的,确实能看见细细的绒毛。说来也怪,每年这个时候要是不喝上几口新茶,总觉得春天少了点什么。
店里陆陆续续来了几位熟客,都是冲着新茶来的。有个老茶客直接要了两斤,说是要寄给外地的儿子:"年轻人总喝咖啡,我得让他们尝尝家乡的春天是什么味道。"这话说得挺有意思,茶叶店里卖的不只是茶,还有那份时令的牵挂。
老板忙里偷闲又给我续了杯,茶叶在杯子里打着转儿。我突然想起小时候跟着爷爷去茶山的情景,那时候的新茶香味,和现在闻到的竟没什么两样。
茶香里的老城记忆
说起来,咱洛阳人喝茶的习惯可是有年头了。不像南方人那么讲究茶道,我们这儿更随意些。街坊邻居串门,随手抓把茶叶往大茶壶里一扔,能聊上大半天。
店里墙上有幅老照片,是八十年代茶叶店的模样。木质的柜台,大大的铁皮茶桶,那时候的新茶嫩茶都是用牛皮纸包着,细绳扎得结结实实的。现在包装精致多了,可茶叶的本味还是老样子。
有位大姐在挑茶叶,犹豫是要毛尖还是银针。老板也不急,慢慢泡了两杯让她比较。这倒让我想起第一次来买茶的情形,那时候连绿茶红茶都分不太清,现在居然也能品出些门道了。
窗外飘起毛毛雨,茶叶店里的香气似乎更浓了。这样的午后,坐在满是茶香的店里,看着茶叶在杯中起舞,时间好像都慢了下来。
洛阳新茶嫩茶店已上新的消息,这几天在茶友群里传开了。老板说,接下来还会有不同批次的春茶陆续到货,味道会各有特色。我琢磨着,下周还得再来一趟,尝尝不同山头的茶叶有什么不一样的韵味。
雨停了,阳光透过玻璃窗照在茶叶罐上。我拎着刚买的那包新茶推门出去,衣服上还沾着淡淡的茶香。这条老街,这间茶店,还有每年如期而至的新茶,都成了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