阿尔山海选场子,阿尔山甄选现场

发布时间:2025-11-04 01:37:14 来源:原创内容

北国的风带着大兴安岭的松香,吹过阿尔山连绵的山峦。就在这片白桦林环绕的地方,有个特别的阿尔山海选场子正悄悄热闹起来。

说是场子,其实就是当地文化馆改造的多功能厅。舞台不算大,但铺着崭新的红地毯。观众席摆着折迭椅,下午两叁点钟,阳光透过窗户斜斜地照进来,把整个空间染得暖洋洋的。几位工作人员正在调试音响,偶尔传来几声试音的咳嗽。

山歌与街舞的相遇

候场区坐满了人,这边是穿着民族服饰的阿姨们,手里拿着彩扇低声说笑;那边是几个年轻人,戴着耳机默默地练习街舞动作。你说这组合稀奇不?但在阿尔山,这种混搭反而显得特别和谐。

“下一个,37号!”

上台的是个皮肤黝黑的汉子,他清了清嗓子,开口就是一段蒙古长调。那声音啊,像是从很远的地方飘来的,带着草原的辽阔。评委们不自觉地坐直了身子,互相交换着赞许的眼神。

紧接着上来的小姑娘跳起了流行舞,动作干净利落。你能感受到,在这个阿尔山海选场子里,传统和现代就这么自然地交融在一起。

后台有个小伙子在来回踱步,手里攥着马头琴的琴弓。我凑过去问他紧张吗,他咧嘴一笑:“在咱们阿尔山甄选现场表演,就跟在家里给亲戚们唱歌一个样。”

这话说得真妙。确实,这里的氛围不像比赛,更像是个大聚会。

那些动人的瞬间

记得有位老大爷,穿着洗得发白的中山装,说要朗诵自己写的诗。工作人员本来想提醒他超时了,可见他那么投入,谁也不忍心打断。老爷子念到动情处,眼眶都湿了,台下不知谁先鼓起掌来,接着掌声响成一片。

阿尔山甄选现场最打动人的,往往就是这些真实的瞬间。没有刻意煽情,没有华丽包装,就是普通人最本真的表达。

有个细节我一直记得:每次表演结束,不管好坏,评委都会认真写下点评。不是那种敷衍的“很好”“不错”,而是具体到哪个音准需要调整,哪个动作可以改进。这让整个阿尔山海选场子充满了学习交流的味道。

傍晚时分,轮到一群小朋友表演合唱。他们穿着统一的校服,站得笔直。领唱的小女孩大概太紧张了,开口就慢了半拍。这时,台下忽然有人轻轻打起拍子,接着更多人都加入了。孩子们渐渐找到了节奏,歌声越来越响亮。

你说,这样的场景,是不是比任何专业演出都来得珍贵?

天色渐暗,今天的选拔告一段落。工作人员开始收拾器材,选手们叁叁两两地离开。文化馆的老管理员一边锁门一边说:“明天还得继续呢,听说报名的人越来越多了。”

走出场馆,晚风吹在脸上凉丝丝的。回头望去,阿尔山海选场子的灯还亮着几盏,在渐浓的夜色中显得格外温暖。这片土地上的才艺和热情,就像地下的温泉,始终保持着温度,等待着被发现、被看见。

推荐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