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阳怎么知道微信附近的人能不能约,微信附近的人约吗
最近和朋友聊天,话题不知怎么转到了微信附近的人上。他神秘兮兮地问我:“你说,在当阳用这个功能,真能约到人吗?”我愣了一下,这问题还真不好回答。
其实很多人心里都有过类似的疑问。微信附近的人功能刚推出时,确实火过一阵子。现在打开这个功能,刷到的头像五花八门——有正经展示生活的,也有明显带着某种暗示的。不过说真的,单从头像和签名来判断对方能不能约,实在有点难。
那些若隐若现的暗示
有人可能会说,看签名不就行了?比如那些写着“寂寞夜晚找陪伴”的,意思不是很明显吗?但事情没那么简单。我有个朋友就上过当,加了对方聊了半天,结果人家是推销茶叶的。现在的签名套路太深,真真假假分不清。
换个角度想,即便真的遇到想约的人,安全问题也得考虑。你永远不知道屏幕那头坐着什么人。在当阳这样的小城市,圈子就这么大,万一遇到熟人岂不尴尬?而且,随便见面风险太大,新闻里类似的教训可不少。
其实我觉得,与其纠结微信附近的人约不约得到,不如想想为什么要用这种方式。是因为生活太单调,还是朋友圈子太小?有时候我们刷着附近的人,可能只是出于好奇,或者想找个人说说话。
说到聊天,我试过和附近的人聊过几次。大部分聊着聊着就没下文了,偶尔有几个能多聊几句的,最后也都不了了之。现在想想,可能大家都带着防备心理,很难真正敞开心扉交流。
有次在当阳的咖啡馆,无意中听到隔壁桌的对话。两个年轻人在讨论微信附近的人,其中一个说:“我现在基本不看了,上面不是微商就是骗子。”这话虽然有点绝对,但确实反映了很多人的感受。
话说回来,如果真的想通过微信拓展社交圈,不如从共同兴趣爱好入手。比如当阳本地的一些微信群,驴友群、读书会什么的,这些反而更容易找到聊得来的朋友。建立在共同话题上的关系,总比漫无目的刷附近的人来得靠谱。
现在偶尔打开附近的人功能,更多是出于习惯。看着那些或近或远的头像,有时候会想,他们是不是也在思考同样的问题——到底能不能在这里遇到想认识的人?这个问题的答案,可能每个人都得自己去寻找。
生活中有太多不确定,微信附近的人只是其中一个小插曲。与其把时间花在猜测和试探上,不如走出去,参加些线下活动。在当阳这样生活节奏不太快的小城,面对面交流反而更轻松自然。
不知不觉说了这么多,可能还是没能给出明确答案。因为每个人遇到的情况不同,感受也会不一样。重要的是保持清醒的头脑,既不要轻信,也不要完全否定。网络社交只是生活的一部分,真实的世界同样精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