汨罗喝茶上课群,汨罗品茶学习小组

发布时间:2025-11-04 00:53:11 来源:原创内容

最近在朋友圈里看到一个挺有意思的群,叫“汨罗喝茶上课群”。说实话,第一眼看到这个名字我就被吸引住了——喝茶就喝茶,上课就上课,这两件事怎么凑到一起的?怀着好奇点了申请加入,没想到这个汨罗品茶学习小组还真给了我不少惊喜。

群主是个四十来岁的大哥,在汨罗江边开了间茶室。每周三晚上,他都会在群里发个通知:“老地方,新茶到了,谁来?” 说是喝茶,其实更像是个小型分享会。大家围着茶桌坐下,手里捧着热茶,话题却天南海北地飘。有时候聊茶叶知识,比如怎么分辨清明前后的毛尖;有时候聊着聊着就说起汨罗本地的风俗故事,比如端午节划龙舟的讲究。

茶香里的故事会

记得有次下大雨,本来以为没人会来,结果还是坐满了七八个人。李老师——就是群主——一边沏着红茶一边说:“下雨天最适合喝这个,暖和。” 然后大家就聊开了,从红茶的做法聊到各自小时候在雨中玩耍的趣事。坐在我对面的王阿姨笑着说:“我孙子昨天还问我,为什么汨罗的粽子是长条的?我这不就专门来学习嘛,回去好给他讲故事。”

这种学习方式挺特别的,不像上课,倒像是老朋友聚会。你一句我一句,不知不觉就学到了东西。而且因为都是本地人,聊的内容特别接地气。比如说到茶叶,不会讲太多高深的理论,而是教你怎样用最简单的办法泡出好喝的茶,或者去哪家店买茶叶不会吃亏。

这个汨罗喝茶上课群最让我喜欢的是它的随意性。没有人逼着你必须发言,你想说话就说话,想安静喝茶也没人觉得奇怪。有时候聊到一半突然冷场,大家就静静地品茶,听着窗外的雨声,那种感觉反而很舒服。

上个月,群里组织了一次特别的户外活动——去江边的茶园采茶。李老师请来了种茶的老农,手把手教我们怎么识别茶叶的老嫩。“要一芽一叶,轻轻掐下来,”老农说着方言,动作却格外轻柔。那天太阳很好,我们戴着草帽在茶园里边学边采,最后还把采来的茶叶带到茶室,跟着学习炒茶。看着新鲜的茶叶在锅里慢慢卷曲,散发出清香,那种成就感,比单纯喝一杯买来的茶要强烈得多。

现在人的生活节奏太快了,很难有机会这样静下心来,边喝茶边学点东西。这个汨罗品茶学习小组给了我一个慢下来的理由。它不像那些正经八百的培训班,非要你学会什么技能,而是在轻松的氛围里,让你自然而然地收获一些知识和感悟。就像是汨罗江的水,慢慢流淌,却一直在滋养着两岸的土地。

昨天又在群里看到新消息,说这周末要聊端午节的习俗。我已经想好了,到时候早点去,帮李老师摆摆茶杯,顺便问问上次没太明白的茶叶保存方法。这种期待的感觉,好像又回到了小时候,盼着去邻居家听故事一样。

推荐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