衡水98场体验分享,衡水九十八场经历记述
说起那九十八场体验,真像把一辈子要考的试都提前预支了。每天凌晨五点半,宿舍楼道的灯啪一声亮起,整个人就像上了发条的陀螺,根本停不下来。
记得第一次踏进教室,墙上的倒计时牌红得扎眼。同桌是个瘦瘦小小的男生,头也不抬地刷着题,我连句“你好”都卡在喉咙里没好意思说出口。那时候才明白,在这里,时间不是以小时算的,是以分钟。
那些拧紧发条的日子
早上跑操要喊口号,刚开始觉得挺傻的。可后来啊,当整个操场几百人一起喊出声,不知怎么眼眶就热了。或许是被风吹的?谁知道呢。食堂打饭都得小跑着去,最夸张的时候,从教学楼到食堂再回来,统共不到十五分钟。
晚上熄灯后,总有人打着手电筒窝在被子里继续写。那束光在黑暗中特别亮,照得人脸都模糊了。有时候我会想,我们这么拼命到底为了什么?可第二天醒来,又不由自主地加入了奔跑的人群。
最让我惊讶的是,居然慢慢习惯了。习惯了五分钟吃完一顿饭,习惯了边走边背单词,甚至习惯了在课间十分钟做个完整的梦。
九十八场之后的改变
说到衡水98场体验分享,最难忘的是最后那场考试交卷铃响的瞬间。教室里特别安静,只能听到试卷被收走的哗啦声。没有人欢呼,也没有人哭,大家就那么安静地坐着,好像还没反应过来——这就结束了?
离开学校那天,我站在校门口回头看了好久。那个曾经让我又怕又恨的地方,突然变得有点陌生。妈妈说我在家吃饭还是特别快,像有人催着似的。是啊,有些习惯已经刻进骨子里了。
现在偶尔还会梦见那些日子,梦见倒计时牌上的数字越来越小,惊出一身冷汗。但醒来后,看着窗外阳光,又会莫名其妙地觉得踏实。那段经历给了我一种奇怪的底气,就像通关了最难的副本,以后遇到什么关卡都觉得——还能比那时候更难吗?
如今回想这段衡水九十八场经历记述,许多细节已经模糊了。只记得冬天跑操时呼出的白气,夏天教室里的风油精味道,还有每次考试前老师轻轻拍肩膀的力度。这些碎片拼在一起,成了青春里最特别的一页。
如果有人问我值不值得,我可能会犹豫很久。但要是问后不后悔,答案倒是很明确。那些近乎偏执的坚持,那些与自我较劲的夜晚,都在不知不觉中把一颗玻璃心炼成了钢。
生活还在继续,只是再也不用数着日子考试了。这感觉,挺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