楚雄巷子里两百块钱的爱情,小巷深处两百元的邂逅
楚雄巷子深处的老茶馆还在营业,木门上的铜铃锈得发黑。李姐给我端来茉莉花茶时,手腕上的银镯子磕在碗沿,叮当一声。
“两百块钱能做什么呢?”她望着巷口晒太阳的流浪猫,“二十年前,刚离婚那会儿,我在这巷子里租了个单间。每个月剩两百块闲钱,全花在阿明的水果摊上了。”
橘子皮的香气
阿明的水果摊摆在巷子拐角,叁轮车上总堆着当季最甜的水果。李姐每天下班经过,总要挑两个梨子或叁个苹果——不多不少,正好五块钱。有回她发烧请假,躺在床上听见有人敲门。开门看见一网兜梨子挂在门把上,底下压着张字条:“叁天没见你来。”字写得歪歪扭扭。
后来她才知道,阿明白天卖水果,晚上要去给读中学的儿子辅导功课。那孩子争气,后来考去了上海。巷子里的人都传说,阿明摆摊十几年,就为攒够儿子的大学学费。
“现在年轻人谈恋爱,动不动就是星级酒店、奢侈品包包。”李姐吹开茶沫,“我们那会儿,两百块钱能买四十次水果,足够让两个人慢慢熟悉对方的喜好。”
春天杨梅上市时,阿明会给她留最紫的那筐;夏天切开的西瓜,总把最中间那块递给她。有次城管来检查,阿明急着收摊,打翻了一篮橘子。李姐蹲在地上帮他捡,指甲缝里浸满橘子皮的香气。
雨夜
转折发生在某个雨夜。李姐加班到十点,巷子里的路灯坏了两盏。她踩着积水往前走,忽然看见水果摊的篷布下亮着微光。阿明还在那里,守着最后几斤桃子。
“等你。”他就说了这两个字,递过来包得严严实实的饭盒。里面是还温热的炒米粉,配着切好的桃块。
那天李姐才知道,阿明每天都会等到她下班经过才收摊。两百块钱的爱情到底是什么?后来她终于明白,不是真的只有两百块,而是那个人愿意把他有限的东西,分一大半给你。
巷子口新开了家奶茶店,买一杯要二十多块。小情侣们牵着手排队,这当然也是爱情的模样。但李姐始终记得,阿明儿子考上大学那天,他第一次约她去吃饭。路边小馆子,点了叁菜一汤,结账时刚好九十八块。剩下的钱,他给她买了支口红。
“现在哪还有人计较这些。”李姐转动着茶杯,“可正是这些计较,让你知道自己在对方心里有多重。”
去年阿明心脏病发作,住院时还念叨着巷口那家老糕点铺的桃酥。李姐穿过半座城去买,回来时护士说,他一直看着门口,直到睡着她说到这里突然停住,转头望向巷子深处。阳光正好照在晾衣绳上,某户人家刚洗的衬衫滴着水,在青石板上晕开深色的印记。
如今水果摊早就变成了便利店,但李姐每次路过,还是会下意识朝那个角落望一眼。收银台前,有个姑娘正举着手机让男友扫付款码——屏幕上跳动的数字刚好是200。两人相视一笑,拎着购物袋走进巷子的阳光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