辉县98场体验分享,辉县九十八场活动感受

发布时间:2025-11-04 08:55:42 来源:原创内容

那天的开场白

这事儿得从去年秋天说起。朋友老张神秘兮兮地跟我说,辉县有个98场活动,去过的都说挺特别。我当时心里还嘀咕,什么活动能办98场?结果去了才发现,这名字还真不是随便起的。

刚到现场就看见乌泱泱的人,男女老少都有,个个脸上都带着期待。组织者是个戴眼镜的中年人,说话特别朴实:“咱们这儿没那么多规矩,就是大伙儿一起找找乐子。”话音刚落,就有人搬上来几筐刚摘的柿子,红彤彤的像小灯笼。

手艺人的绝活

最让我惊讶的是剪纸区。七十多岁的李奶奶手巧得很,剪刀上下翻飞,不到五分钟就剪出只活灵活现的麻雀。她说这手艺传了四代人,现在愿意学的年轻人越来越少了。看着她布满老茧却异常灵巧的手指,我突然明白,这哪是表演,分明是在抢救快要失传的宝贝。

旁边做糖画的老王更逗,一边熬糖一边跟孩子们开玩笑:“谁猜对我接下来要画什么,这糖画就白送!”结果有个机灵鬼喊了声“龙”,老王哈哈一笑,真就画了条腾云驾雾的糖龙。那股甜香味儿啊,到现在想起来还觉得鼻尖发痒。

要说最热闹的还得是戏曲擂台。本来以为年轻人不爱看这个,没想到几个大学生模样的姑娘小伙唱得起劲,虽然调子偶尔跑偏,但那份投入劲儿赢得了满堂彩。台下的大爷大妈们跟着打拍子,时不时还指点两句,那场面真是其乐融融。

意外的收获

中午吃饭的时候更开眼界。大家围着长条桌坐,面前的饭菜都是用本地特产做的。金灿灿的小米粥,碧绿的野菜,还有现磨的豆腐。吃着吃着就有人哼起了山歌,结果一呼百应,整个餐厅都变成了天然的音乐厅。

我旁边坐着个从郑州专程赶来的设计师,他说这已经是他第叁次来了。“每次来都有新发现,这些朴实的民间智慧,比我在美术馆看到的还动人。”说着他掏出手机,给我看他拍的各种传统纹样,眼睛里闪着光。

下午体验编竹篮的时候,我笨手笨脚地把竹条弄得乱七八糟。教我们的老师傅也不恼,慢悠悠地说:“急啥?这活儿就得慢工出细活。”说来也怪,跟着他的节奏,我的心竟然真的静下来了。虽然最后编出来的篮子歪歪扭扭,但那份专注的快乐,比完成任何工作项目都来得实在。

太阳西斜的时候,活动也接近尾声。看着夕阳给整个场地镀上金边,突然觉得这一天过得特别充实。要问具体学到了什么技能,好像也说不上来,但心里就是暖融融的,像是被什么东西轻轻地撞了一下。

回城的车上,老张问我感觉怎么样。我想了半天才说:“就像回了趟外婆家,吃到了记忆里的味道。”他笑着点头,说下次98场活动还要叫上我。这话我记到现在,就等着他的消息呢。

推荐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