龙井火车站后面的小巷子,车站后街的小胡同

发布时间:2025-11-03 06:26:04 来源:原创内容

说实话,我差点就错过了这条巷子。那天送朋友去龙井火车站,返身往回走的时候,眼角瞥见站台后方藏着这么一条窄窄的通道。要是不留心,谁都会以为那不过是两栋旧楼之间的缝隙。

反正时间还早,我索性拐了进去。这一拐,就像是踏进了另一个世界。火车站前面是宽阔的马路,车来车往的,喇叭声此起彼伏;可这后面,一切都慢了下来。青石板路被磨得发亮,墙角探出几丛叫不上名的野花,空气里有股潮湿的、混着老木头味道的气息。

巷子里的旧时光

往里走,巷子渐渐宽了些,能看见几户还住着人的老房子。有位老太太坐在自家门槛上剥毛豆,塑料盆搁在脚边。她身后的木门虚掩着,能瞥见里面小小的天井,晾着几件衣裳。我问她在这儿住多久了,她抬起头,眯着眼笑了笑:“打从嫁过来就在这儿,快五十年喽。”

五十年的时光,都沉淀在这些斑驳的砖墙里了。墙根处布满青苔,雨水常年冲刷留下的水渍,像一幅幅抽象的地图。有一处的墙皮脱落了,露出里面黄泥巴糊的底子。我伸手摸了摸,粗糙的质感让人心里莫名踏实。

巷子深处有家老式剃头铺,红白蓝叁色的转灯早就褪了色,但还在慢悠悠地转着。老师傅正给人修面,动作不紧不慢的。我站在门口看了会儿,他没招呼我,只是透过镜子点了点头。那种默契的沉默,让人感觉很舒服。

车站后街的小胡同

这条巷子往南延伸,就接上了车站后街的小胡同。说是街,其实也就是宽一点的巷子。这里稍微热闹些,有几家小店——修鞋的、配钥匙的、卖杂货的。都是些老街坊生意,店主和顾客都熟得很,买东西的工夫还要闲聊上几句。

我在杂货店买了瓶水,老板娘正在教小孙子写作业。“这道题不对,再想想。”她的语气软软的,带着本地人特有的尾音。小男孩撅着嘴,橡皮在作业本上擦来擦去。这场景让人看着心里暖暖的。

胡同尽头有棵大榕树,树荫底下摆着几张石凳。几个老人在那儿下象棋,围观的人比下棋的还着急。“走马呀,走马!”有人忍不住喊出来,下棋的老人却不慌不忙,手里攥着棋子,半天不落下。

我在石凳上坐了一会儿,看着斜阳从屋檐的缝隙里漏下来,在石板路上投下斑驳的光影。远处传来火车进站的汽笛声,但在这里,一切都显得那么安静、从容。

想想真是有意思,火车站前后,不过是隔了几栋楼的距离,却是完全不同的两种生活节奏。前面是行色匆匆的旅客,后面是日复一日过着小日子的人们。这条龙井火车站后面的小巷子,就像是个时间的避风港,固执地保留着这座城市快要消失的某种东西。

天色渐晚,我起身往外走。回到火车站前的大路上,车流依旧,行人依旧匆匆。我回头又看了眼那条巷口,它还是那么不起眼地藏在角落里。但我知道,下次再来龙井火车站,我一定会再拐进去看看。看看那棵大榕树,看看剃头铺的转灯是不是还在转,看看剥毛豆的老太太还在不在门槛上坐着。

推荐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