泰安微信附近人300元叁小时,附近微信好友300元叁小时
昨天晚上,我和几个老同学在泰山脚下的烧烤摊撸串。啤酒刚喝到第叁瓶,隔壁桌突然传来一阵哄笑。我扭头瞥了一眼,有个穿花衬衫的兄弟正举着手机,屏幕上明晃晃闪着"泰安微信附近人300元叁小时"的字样。
坐我旁边的老张压低声音:"这礼拜都第叁回瞧见了,你说这些人图啥?"他夹起粒花生米扔进嘴里,嘎嘣脆响里带着纳闷。我盯着烤架上滋滋冒油的肉串,突然想起上周表弟突然换了最新款手机,这小子明明半个月前还在抱怨工资不够花。
藏在二维码背后的猫腻
今早特意去老城墙根转了转,果然在电线杆和共享单车车筐里发现了类似贴纸。有的写着"商务陪伴",有的直接印着"附近微信好友300元叁小时"的二维码。扫开其中一个,跳出来的头像框闪着粉色爱心,地区栏明明白白标注"山东泰安"。
巷口修车的大爷边拧螺丝边说:"常见啦,那些小年轻举着手机在附近转悠,屏幕亮得跟探照灯似的。"他工具箱上贴着反诈宣传贴纸,蓝底白字特别醒目。这时有个戴鸭舌帽的小伙子快步经过,手机不断发出微信新消息的叮咚声。
我试着在搜索框里输入这串关键词,弹出的话题讨论居然多数集中在下午时段。有楼主信誓旦旦说认识靠谱中介,底下立即有人追问具体位置。不过这些帖子通常存活不超过两小时,就像夏天树叶上的露水,太阳一晒就没了踪影。
老家在范镇的二姑前两天还念叨,她们村有小伙子因为类似事情被请去派出所喝茶。现在整个家族群都在传《防诈骗顺口溜》,连八十岁的叁爷爷都会背"陌生链接不要点"。
夜市卖糖炒栗子的老板娘说得实在:"啥叁小时叁百块,有这功夫不如学摊煎饼。"她铁铲在锅里划拉得哗哗响,栗子香混着白糖焦香飘出半条街。转角奶茶店的小妹接话:"我们店长天天在群里发防骗案例,比考勤打卡还勤快。"
倒是社区民警小陈的提醒挺接地气:"这年头骗子都开始搞精准营销了。"他上月在社区广场用大喇叭讲解,说最近盯上个专门在泰安地区作案的团伙,就是利用人们贪小便宜的心理。
昨天路过财源大街,看见反诈宣传车停在步行街口。红色横幅上"泰安微信附近人300元叁小时"被画上鲜红的大叉,旁边用楷体印着24小时举报电话。几个中学生围着展览板指指点点,有个穿校服的女孩突然惊呼:"这个案例不就是我们小区王阿姨遇到的嘛!"
其实想想挺纳闷,明明正规兼职平台那么多,怎么偏有人往这种坑里跳。劳务市场每天更新招聘信息,餐饮店长期招钟点工,时薪算下来也不比那些虚头巴脑的差。
冬至快到了,泰安夜里气温直逼零下。那些闪烁的手机屏幕像雪地里的萤火虫,看着亮堂,伸手一捂就知道冷暖。微信提示音还在夜风里响着,不过现在多了社区巡逻车的警灯在旁边闪烁,红蓝光交错落在积雪上,倒显出几分踏实。